2)第906章 亲征_大唐将军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子良接过奏章仔细看了一起,一边一边用餐巾擦干净嘴,看完后把奏章放在一旁,又开始吃饭,边吃边问:“高大人认为如何?”

  高尚吃着饭,边吃边说:“微臣认为如果一定要征服整个天竺,只用两个军团确实在兵力上有些单薄了,而且根据这份奏章上描述的中天竺和南天竺的情况,李嗣业将军请求给他两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尽量给他自己留面子,微臣没有亲自领兵打过仗,但当年也跟着大王戎马多年,多少懂一些战阵之事,两年的时间还是太仓促了一些”。

  赵子良说道:“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在城外大营已经休整两个多月了,第三军团也休整了一个多月,现如今我西秦各地治安还算良好、社会也比较稳定,大规模的叛乱应该不会发生,即使发生小规模的动乱,当地的义务军也足够应付了。不过这件事情本王还要再考虑考虑,李嗣业说请本王给他两年的时间,虽然粮草等物资由他自己解决,但两年下来,整个大军需要换多少装备、需要供给多少箭矢弓弩、军服鞋袜和毛毯?增加两个军团的军费开支就绝不仅仅只是增加一倍,还要算上路上的损耗!”

  高尚说道:“大王,微臣以为此事还须早做定夺!”

  三天后,赵子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亲征印度,两个月之后率军出发,他同时下令征召退役老兵组建成一个新军团,这是一个临时军团,番号九十九军团,战事结束后就撤销。这个军团的军饷与常备军相同,但是需要自己购买兵器装备,而每一个兵士在战斗缴获中分配所得提高五成。

  赵子良的这个规定无疑大大刺激了那些已经退役在家的老兵们,有钱赚当然好,于是很多退役老兵再次披甲带刀赶到各地征兵点报名,参加九十九军团,短短一个月之内,各地报上来的报名的人数就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赵子良决定亲征的决定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反对,但赵子良顶住了这些强烈的反对声音,他留下白孝德的第二军团和魏猛的第四军团,率领李晟的第三军团和第99军团于五月初一从新京出发向印度开来。

  新京和印度的气温真是天差地别,穿过塔尔大沙漠之后,气温明显升高了,由此可见葱岭高原对于信度河上游地区的气候有着特别的影响。

  整个印度都是比较炎热的,这一点自从赵子良率军渡过信度河就知道了。进入印度之花,赵子良和大军将士们在经过的途中到处都能看到寺庙,各种形状的寺庙成为了最常见的建筑物,有些镀金、有些粉刷着各种颜色。

  除了寺庙之外,行军途中最能常见的是沟渠和池塘内的莲花,印度有七种莲花,它们有各种颜色,蓝孔雀让行军途中的赵子良和将士们大开眼界,路边随处可见的菩提树成了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