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0章 最大规模的炮战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半个多月来,共和军捷报频传,陈天华用兵如神,从武汉三镇一路沿长江南下,势不可挡。

  他一下子摆平了安庆,芜湖、镇江、扬州、常州、苏州等沿江主要城市和乡镇,所到之处,犹如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

  这种架势,洋人们自然不敢再轻易去得罪陈天华,免得本国利益在日后的南方政权中受损。

  上午九时许,随着舰炮和江防炮的轰鸣声响起,江宁战役终于打响了。

  “命令所有要塞上的重炮,岸防炮,给我狠狠地开火,临阵退缩怯战者,立斩之。”张勋大声下令。

  为此,他的江防军司令部,向各岸防阵地派出了督战队。

  为了这次战役,他将江防军司令部,从浦口渡江迁移至下关码头后面的幕府山下。

  “轰…”

  “轰轰…轰轰轰…”

  “……”

  敌我双方没有任何的试探,从一开始便进入到了白热化的交战,舰炮与岸防炮对轰,开始是各有千秋。

  混合舰队的舰炮口径大,数量庞大,参战的舰炮加在一起,足有二百门重炮。

  而江防守军火炮也不少,分散隐蔽多点。

  幕府山,乌龙山和狮子山,这三个要塞上的新旧火炮,合计共有七十余尊。

  沿江的新旧岸防炮,野战炮等加在一起,也有四十余门,总计一百二十门炮。

  就这样,江宁战役的第一阶段-外围战,就开始了清末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炮战。

  长宁外城北部天空,以及江面上曳光得赤红一片,硝烟弥漫得蔽天遮日,这都是双方飞舞的炮弹惹的祸。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双方优劣势的分水岭,逐渐突现。

  共和军的舰炮数量多,口径大射击快,当然是火力猛,逐渐的压制住了清军火力。

  激战二个多小时下来,清军各要塞炮台和江防工事,均被强大的舰炮摧毁,但共和军舰船也受损不少。

  到了正午时分,江面上的共和军舰船,有一艘浅水炮舰被击沉,二艘受损严重,五艘被击伤退出战场。

  这是自共和军组军以来,庞大的长江舰队,第一次出现军舰击沉、击伤,退出战场的现象。

  炮战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半天下来,双方的虚实都摸得一清二楚,再没有任何玄虚可言。

  沿江滩头上的岸防炮,悉数被摧毁,共和军的步军,在军舰上马克沁重机枪,速射炮的掩护下,开始像潮水般的向江岸上涌来。

  “冲啊!”

  “冲上岸,杀进城去!”

  “……”

  失去了滩头阵地,张勋的江防军都被迫退进外城,充分利用城墙高和坚固,进行负隅顽抗。

  站在血狼号旗舰上的共和军大元帅,也是本次江宁战役的共和联军总司令陈天华,他冷笑了笑,忽地脸容一敛,对着数个作战参谋和副官命令道:

  “传令下去,命李兴鸿的第一师,全力进攻上元门和佛宁门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