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1章 千呼万唤才出山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洋系元老徐世昌,却进入内阁,不降反升,成为内阁协理大臣,朝政之重臣。

  从此,朝堂之上的一切动向,袁宫保足不出户,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因为明面上有徐世昌在,袁通过电报,在暗中操纵着北洋系的一切。

  这表面是载沣的失策,没有斩草除根,实际是庆亲王奕劻的竭力阻止,因为他相中的是徐世昌的智慧和能力,他内阁大臣中能人不多,全是八旗子弟,汉臣中只有徐一人,总得要保住体面吧,否则,太伤那些君主立宪派的心了呀。

  武汉起事之后,载沣开出的价码是让袁宫保做湖广总督,可诏书未到,徐的电报先到了,这明显不是北洋系所期望的。

  这次,徐世昌亲自来了,俩人品着茶共同商议袁出山的条件,而核心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怎样使袁宫保出山,能使北洋系利益最大化。

  “中堂大人,这可是最佳时期,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咱们必须好好把握呀!”徐世昌说道。

  他一直沿用以前的尊称,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袁宫保是当代唯一能力挽狂澜的总理人选。

  “卜五兄说得是,袁某没想到奕劻会让你来洹上村当说客。”袁宫保抚着八字胡笑言道。

  “他也是被逼无奈,内阁现在是内外交困,外面是东西方列强们的咄咄逼人,日俄以武汉叛乱为借口,想乘机武装入侵,英美法德则是希望有能人上台,力挽狂澜,奕劻年事已高,这种烂摊子他无力也无心收拾,他是巴不得让出位子,由你来接任。”徐世昌说道。

  “这么说来,庆亲王倒还是有自知之明呐!”袁宫保笑言道。

  “那是当然,庆亲王这些年该捞的都捞足了,国库穷得叮当响,他这个内阁大臣,说白了对他而言,就是个苦差,他退让了,亲庆王爷还是他,何苦来哉!现在英美德法四国政府,都希望您来组成责任内阁,以我看,这是个你出山的条件之一。”

  “那好,今日咱哥俩就把这条件谈妥啰。”袁宫保点了点头说到。

  就这样,袁宫保与徐世昌在书院内廷拟定了出山的条件:即成立国会,由袁组织责任内阁,统辖全国陆海军,补足军饷,宽恕革命党人,解散臭名昭著的军咨司等六大条。

  徐世昌怀揣这由袁宫保亲笔签名的六点要求,马不停蹄返回京城,跟奕劻亲自面呈载沣。

  载沣脸色十分难看,可他也没辙呀,丢权总比亡国强吧,只能全盘接受。

  就这样,袁宫保端起架子,走马上任来到信阳,以钦差大臣身份,换掉徒劳无功的铁良,统领北洋军以及湖北、河南、湖南的清军巡防营和绿营,全盘掌控兵权。

  铁良呢,被贬为江苏提督,自上谕公布之日起,起程赴任。

  明眼人都瞧得明白,江南现在处在革命浪潮中,清王朝在那里的统治是风雪交加,铁良赴任那是往火坑里跳,凶多吉少。

  袁宫保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整编大清陆军。

  任命冯国璋为武汉平叛前线总指挥,兼第一军总统官,全权指挥原北洋第一军序列,和张彪等其余一万五千多清兵部队,合计四万余清兵扑向汉口。

  任命段祺瑞为第二军总统官,率北洋第二军序列,以及从东北、山东调来的巡防营二万余人,共近五万清兵作为第二梯队,及时奔赴湖北,作为增援。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