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9章 各方势力搏弈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大起来,因为他们对唯唯诺诺的清政府奴役惯了。

  当今清政府,早已是列强们手上洗顺了的一副牌,虽说已经腐朽不堪,但是却容易掌握、把控,本国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当然不希望一个代表新思想的强硬政权上台。

  尽管陈天华为代表的武汉军政府,宣称承认之前西方各国在华权利,但是,革命,对于一个现存利益的拥有者,一个对所在国主权的入侵者,即使现在矛头不指,谁能保证以后不指?全面掌握政权之后还不指?

  况且,陈天华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东西方列强们对他研究透了,他是个十分强悍的奇人、伟人,总让人惶惶不安,始终感觉到一种巨大、潜在的威胁。

  但从长远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旧势力、旧体系总是要被新兴力量所砸碎,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阻挡不了的。

  西方列强们,那些精明的政治家们,他们这点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从长计议,谨慎地选择观望姿态,暂时性的中立,决不轻易去得罪陈天华。

  具体策略是:旧政权我会声援,或适当保护,新政权我暂不出手,留有余地,等到事态明朗了,我好站出来说话,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本国利益。

  这就是西方列强,目前对待武汉起事的外交基本法则。

  这场外交风波总算是这样过去了,目前三道桥那边,起义军和张彪的清军还在对峙中,铁良的第一军陆续到达,分别驻扎在祁家湾和滠口一带,军司令部设在孝感,但都按兵不动。

  没有强有力的炮火支援,双方力量对比,只能算是势均力敌,虽说清军兵力上绝对占优,但他们内部心并不齐整,各自心怀鬼胎。

  王遇甲、王占元和李纯等人,根本不理睬督统铁良大人的出击命令,说了一大堆不能出击的理由,并不想真的进攻起义军,他们是在等待朝廷的重大人事变动。

  ……

  清澈的洹河,当地人称安阳河,是一条古水,源于太行山脉。

  洹河北岸,袁林以西,京汉铁路东侧,有个临时停靠的车站,据说前些年袁宫保兼任邮电部尚书时,特意设立一个临时站台,名为袁家车站,方便自己随时随地返乡。

  所谓洹上村,是个占地三百余亩的特大宅院,实际只有一户人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家,当地泥腿子们都叫袁宅,或袁家花园。

  洹上村离安阳城只有三里远,西路京汉铁路只有一里路,交通十分便捷,它坐北朝南,呈方形,四周筑有砖砌围墙,高七米,厚约五米,很像城墙,墙内四周建有上下二层的碉楼。

  面南的围墙中间开了一个拱字型的大门,门上方的墙壁上,横刻着三个大字‘洹上村’。

  袁宫保去年底被摄政王载沣强行下野,将官职撸得一干二净,回乡当渔翁垂钓。

  但他直隶参谋部,卫队营是原封不动带回洹上村,这里,就是他的另一个司令部,什么电讯电报,情报讯息等畅通无阻,他时刻关心着局势的变迁。

  正当陆军大臣铁良在汉口前线为军令不畅,捶胸顿足之时,袁宫保却在恒上村东书院里,与自己的长子,以及心腹幕僚长杨度,品茶聊事。

  刚过完五十岁生日的袁宫保,正当壮年,他矮墩结实的身躯,一张方正国字脸,脸颊红润滑油,浓眉大眼而不怒自威,只是八字胡须微微有点花白。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