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8章 重挫大清舰队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高3米,宽约米,深达三十余米的洞穴,当初可能主要是为了储备火药,炮弹等武器之用,现在看来是个天然的防御炮火屏障。

  米宽的天然石洞,可以并列放置二门75mm野战山炮,这个山洞可以放置二十门火炮。

  第二层建在半山腰,炮台较小,用石条石块垒成的一个高2米,直径4米的圆形炮台,位置比较隐蔽。

  第三层位于突出部的矶头的悬崖峭壁上,炮台后面建有一个用砖石砌成的掩体,掩体高米,宽4米,深35米,洞门东南与西北对开,另有一处约600平的平地,可以练兵或集合队伍。

  以前清军的炮台主要以第三层的矶头作为主炮台,这里放置有三门大将军炮,二门弗朗机速射炮。

  半山腰原来有二门弗朗机炮,由于常年失去保养,已然废了。

  山顶那个炮台基本没用。

  费莱观察过后认为,矶头突出部主炮台,虽说位置险要,但恰恰是敌舰炮火重点关照之处,这里没有遮挡物,那些砖石掩体在150mm,120mm重炮面前,不堪一击。

  他决定把这处炮台当成诱饵,以吸引敌舰火力。

  而他的重点放在马当山顶的第一层炮台,那里位置隐蔽、开阔,敌舰用望远镜也瞧不见,但山上可以清楚瞧清楚下方江面,又有一个天然石洞掩体,炮火轰不塌。

  汉阳兵工厂的新品,75mm山炮轻便,装有轮子,可以随时在石洞里移动进出,这样,在山顶上跟敌人玩躲猫猫游戏。

  而半山腰的那个炮台,作为山顶炮台的辅助,放上二门75mm山炮,做偷袭或补充之用。

  当沈寿堃率舰船冲过来时,费莱随即指挥山顶的十二门火炮还击。

  虽说75mm山炮口径小,但他的射击速度快,兵工厂的专家们,对原装克虏伯进行了改进,瞄准计算和速射都进行了提升,舰炮打出一发,山炮可以打出三发炮弹。

  而且最开始的炮击,舰炮轰击的是矶头炮台。

  不出所料,才一刻钟,七艘舰炮的重炮,将矶头炮台炸了个稀巴烂,炮管和笨重的炮塔,被高爆弹炸裂,坠入长江,而炮台后面的掩体,轰隆隆倒塌,砖石飞溅。

  敌舰的炮火愚蠢地瞄准在矶头炮台,没想到山顶上炮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这时慌忙调整炮口再来瞄准,但已晚矣。

  海琛号指挥塔被炮火击中,右舷二门105mm火炮被摧毁,一门受损,炮手和水手倒下去二十几个,沈寿堃当场受重伤,由舰长荣续代替指挥。

  楚瑜号和楚泰号都被炮弹纷纷击中,受损不小。

  荣续还想继续冲过关隅,没想到一直埋伏在北上端水域的丰众舰队出现了,野狼号,金狼号等艘船猛烈开火,这下敌舰吃了大亏,被迫退了回去。

  这样,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舰队炮战,清军混合舰队在两头夹攻下,大败而退。

  海琛号,楚瑜号,楚同号受损严重,需要停泊修理,而楚泰号重创,主甲板上的主炮和左舷炮塔都被炮弹击中受损,动力系统的锅炉被摧毁,它被其他舰给拖了回去。

  舰载水手,炮手和轮机人员合计死伤五六十名。

  舰队司令萨镇冰面对这种状态,遭遇羞辱不说,冷静下来思考,认为冲杀过去困难重重,就算革命军放行了,他们赶到汉口,已意义不大,炮弹所剩无几。

  为了保存清朝海军仅有的这点家底,决定调转头,将舰队撤到芜湖,停泊修理。

  而沈寿堃在舰上只做了简单处理,也需要住院动手术,取出弹片。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