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80章 演变成现场办公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以为是省城那些留洋回来的设计师画的呢?你哪里学的本事?”

  刘文杰虽然是个儒家思想的坚守者,但不是不了解先进,科学的东西。

  他博学多闻,见多识广,虽然看不懂设计的具体内容,但他能识别什么叫设计图纸,什么平面规划,结构剖面等等概念。

  范成贵那就差远了,看这图纸就不知是什么东东。

  “世伯啊,我在绍兴城里跟洋牧师学过绘图和设计,懂点皮毛,又看了书中有关作坊车间的平面规划图,我记性好,这些都是模仿书中案例,再跟炉窑师傅们商议,结合实际才绘制出来的。”

  陈天华天马行空的胡说一通。

  至于那个洋牧师懂不懂设计,他有否跟洋牧师学过,包括洋文,无从查证。

  反正那个洋牧师据说被义和团给整没了,刘文杰和范成贵他们不信也得信。

  不信,那他的设计图是怎么搞出来的?

  难道还真是阎罗殿里带来的?

  恐怕阎王爷他自己都是一窍不通呵。

  “很好土根!你就安心搞这个石灰窑场吧,项目的土地申报由我和保长大人帮你弄了,需要资金过些天,咱们一起坐下来再议。”

  刘文杰先给予盖棺论定,然后拽了拽范成贵你长袍马褂道:“怎么样?成贵兄。”

  “这个我没什么意见,只要你文杰兄同意的,我范成贵一概支持,往县里你去,乡里我签字画押即成。”范成贵咧嘴一笑,坦言道。

  他们范家,从他父亲开始,很尊重刘文杰一家,后来学堂入股,刘家也是网开一面,让范家成了校董,似乎脸上贴了金子。

  所以,范成贵也同样很尊重刘文杰。

  “那就这么说定了。”刘文杰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临别前,范成贵用手拍了拍陈天华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这些都没问题,土根啊闲话一句,就按刘里长文杰先生的意思去办,到时候我想入点股,你可别不买账哦。”

  “瞧大人说的,借我十个熊胆也不敢呐,何况投资入股是对我事业的一种支持啊,我求之不得!”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陈天华还是会说的。

  先把小作坊先立起来,做大了有了一定实力,慢慢建立人脉,到那时牛鬼蛇神进来都不怕。

  “……”

  聊了一会,范成贵,刘文杰他们离开了,立项工作也就这样谈成了。

  这是个很高效的现场办公会议,谁说清末时期办事效率低下?

  一切都是事在人为,还真的要讲人情世故,讲究策略。

  ……

  一个完全按照陈天华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调试的石灰窑场,初建成功了。

  虽然有仪器仪表辅助,但以后有规模开炉煅烧,现场需要有技术和经验的老师傅把控最好。

  他首先从宜兴一家石灰窑场,挖来一名姓耿的,叫耿继中的煅烧老师傅,做了窑场的总技师。

  耿师傅顺便带上了他的二个徒弟,这更好。

  原先建成的那个一车间,其空间可以装下二个煅烧炉窑,现在一号炉窑边上,再建个更大的二号炉窑。

  一号炉窑最先生产出来的石灰石,渗合成石灰沙浆砌成的墙体,经过一个多月观察,测试,其坚固成度大大高于外地的石灰石产品。

  请来许多泥瓦匠进行专业评判,都一致认为属于优质石灰石产品。

  清末衙门里,没有像后世那样的产品质量检测部门,完全依靠市场认可,尤其是那些大牌的泥匠师傅敢用,肯用。

  所以,这些大牌泥匠师傅,他也是拉扰了一批过来,又送礼又请客的。

  一切尘埃落定,陈天华决定正式投入资金五千大洋,让窑场进入试运行阶段。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