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7章 再遇迅哥儿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非了。

  “根儿啊,树大招风这个道理你该晓得吧,娘劝你,别想这些心思了,弄弄水产就蛮好得了,咱们现在日子过得蛮不错,娘很满意。”

  “嗯嬷啊,这些事您就别操心了,我心里有数的。”

  陈天华要建石灰炉窑,点火试验这事,就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谁说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他心里像明镜似的清楚,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试验成功,一切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首先得去采购那些进口的仪器仪表,听说省城杭州府那里比较齐全,陈天华决定亲自去一趟。

  从西埠头村到杭州府城,走水路约六十多里,也就三十公里。

  要是在后世高速公路上,也就是一脚油门的事。

  可时下这六十里路还是费神。

  从绍兴府到杭州府城,清末年间有公共交通工具,那就是走水路的土轮船。

  这种载客的土轮船是官督商办,也就是商人出钱成立轮船公司,在衙门登记办证取得合法航运权,依法交税。

  那时候的航运,长途货运采用纤夫在岸上拉纤,以拉动大型木帆船在江河里行走。

  短途运输除了大大小小的木船,时下出现了机帆船,就像当初土根父亲陈老七买的机帆船那种。

  实际就是普通木船改造的。

  在船末装一台马达(柴油发动机),带动船底下的水轮转动,再装一个把握方向的舵。

  陈天华乘坐的这种客轮,跟货轮不同,马达和舵是前置的。

  船舱加上封闭的船篷,开有小木窗透气,舱内有若干条木板凳,都是固定在船上,供乘客使用。

  总之,设施十分简陋。

  从绍兴府到杭州府整个航程约九十余里,中途停靠近二十余个码头,属于短途客运,方便沿线乘客上下船。

  离西埠头村最近的轮船码头,是弥陀寺码头,离家七百多米样子,步行十分钟就到。

  从绍兴到杭州府的轮船共有四条,二边对开,走的航道是官道,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京杭运河。

  土轮船本身船体就不太,船舱上很挤,人很多,空气浑浊,开动起来就晃得厉害,许多人不习惯就晕船呕吐,搞得舱里污秽不堪。

  船舱装有小窗子,陈天华就挤到窗子边上挤着坐,便予透气。

  玛的,以后自己得买个机帆船,出行就方便多了,用不着如此受罪。

  陈天华腹诽道。

  船舱里比较黑,而坐在陈天华对面,一个留着小八字胡的年轻人,目光炯炯地一直盯着他看。

  忽然,他一拍大腿惊呼道:“哎,这不是华之兄弟吗?”

  陈天华听了硬是一个怔愣,这年头称他华之的人,那是屈指可数,西埠头村里他就是土根,连天华都没人叫。

  在这拥挤不堪,暗黑的轮船上,居然有人尊称他的字号,奇怪了。

  陈天华抬眸仔细辩认,太黑看不清,好像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出,“我是华之,你是…”

  “我是豫才呀,年前在咸亨酒店…”

  “哎呀,是豫才兄呐,幸会幸会。”陈天华激动地站起来,结果头碰到了船舱顶。

  他顾不上疼痛,上前几步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是呀,我也没想到,会在这个轮船上碰上你。”

  此人是迅哥儿。

  没想到时隔一个多月之后,俩人又能在绍兴轮船上重逢,实属有缘。

  两人站在一起,陈天华这才发现,原来迅哥儿个头并不高,他单薄而显得修长。

  上次在咸亨酒店,陈天华压根就没瞧得清楚。

  “来来…坐在我这里,这里稍微宽敞些。”迅哥儿挪了挪身子,让陈天华坐了下来。

  迅哥儿是起点码头上的船,位置当然宽敞些。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