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6章 组建谍报机构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文件样本齐全,也不用让陈天华费什么脑筋。

  一句话,年息五厘,借贷期五十年,归还完毕,刚铁路所有权归还甲方。

  资金授信额度为二千万英镑,相当于一亿美元,约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这个授信额度已经足够了,汇丰银行对陈天华的印象太好了,他就是块金字招牌。

  银行高层宁可相信陈天华,而不信清朝政府,张之洞更是风烛残年。

  但有陈天华主持建设粤汉铁路,英方及汇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本身就是皇家爵位获得者,在英方政府眼里,他将是帝国在中国的最合适的代理人,无论将来大清国如何变迁。

  当然,他们的眼力不错,只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有谁搞得清陈天华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不过,有汇丰银行的全力支持,陈天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不用最去考虑建设资金的不足。

  一句话,有谁知道这五十年间有什么变迁?

  ……

  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陈天华越来越觉得,自己必须要建立起秘密谍报机构。

  虽说浙省新军有情报处,但这属于军情机构,但陈天华需要的是,除了军情还有经济情报,甚至于政坛形势等全方位的谍报收集与分析评估。

  而他对章川的人品,忠诚度和组织能力很不以为然。

  岳丈李存智与孙勇等都是军旅出身,说实在的就是一介武夫,对于搞谍报这方面应该说是外行,只能说一知半解。

  但陈天华认为,自己也不能强行介入到章川的情报处,去那里指手画脚。

  凭什么?

  自己又不能把前世经历公布于众,那岂不成了精神病患者了吗?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谍报对于任何一股势力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对于陈天华而言,也许现在看上去还不是那么迫切,但随着自己实力的增长,对于谍报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而谍报的搜集与分析,相对而言是一个更为专业化的东西,这样的专业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培养出来的。

  作为前世国家特殊人才,他从身边可靠可信的人群中,慢慢去挖掘、培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他必须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强大的谍报部门,这对于自己将来的基业发展,生死决策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为副总参谋长,章川的情报处这股势力是可以利用,但却无法让陈天华完全放心。

  那么,在煤广自治区里面,谁来统领这个谍报机构呢?

  陈天华在自己官邸,看着李兴鸿潇洒而去的背影,他的脸上却掩饰不住地露出欣赏之色。

  李兴鸿此人不仅干练通达,更兼知情识趣。

  此时的他在新军第六标团里,已确立了一人之下,数千人之下的地位,成为军中实权人物。

  眼见陈天华要成立谍报部门,居然只略略说了数句,便飘然而去,自是在向大少爷表明,自己无意在这个即将新成立的要害部门中,拥有什么影响力。

  当然,陈天华也不可能让李兴鸿插足谍报部门,除了个人精力,权力太集中于一个人的手中,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