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山坡上的罂粟地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二人骑,后面是驮着生活物资和用品,测量仪器的十余匹战马。

  煤山镇这几年由于煤矿开发,镇及周围的环境还是改观不少,主要表现在道路上。

  虽没有后世的柏油马路和水泥路,但碎石加三合土路,路基经过戍石夯过的路还是不少,有点地方直接铺成青石板路。

  这比许多乡镇还是泥泞不堪的土路强出不少,路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这也是花不了少的钱。

  出了镇中心,视察团成员们来到了镇外西北角的一片山地,扑面而来的除了新鲜空气,大家却闻到了一阵浓郁香气,

  低头一瞧,顿时惊呆了。

  眼前漫山遍野全是盛开的紫红色鲜艳的花朵和数不清的褐色果实,漂亮极了。

  “这些种的是什么?”许云媛问。

  “罂粟。”沙菱脱口而出,这在马来西亚种植园里普遍存在,许多家在山区的队员们都称头称是。

  陈天华听罢则如临大敌,脸色骤变。

  作为后世穿越者,他心目中的第一反应,这个罂粟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接受严格管控的植物,即便能见到,也就是作为观赏用的几株。

  而大规模种植罂粟,那就是犯罪,触犯刑律。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罂粟啊,当下大清国种植罂粟和吸食阿片是合法的。”见陈天华脸色突变,许云媛连忙解释道。

  她作为曾经的申报访事,非常了解大清朝一些特殊和奇葩荒唐的政策。

  清末,由于战争赔款,清政府国库匮竭,当权者挖空心思找财源。

  有人盯上了阿片,用土阿片抵制洋阿片的进口,同时种植和加工土阿片,还可以增加税收。

  据说,慈禧老佛爷同意了,下旨解禁阿片的种植和吸食,从中收取高额税收。

  现在,大清国许多山区乡村都在种植罂粟,据说其收入是普通农作物的百倍。

  但种植罂粟并没有改善百姓收入,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收入还不够自己吸食阿片的花费。

  据申报统计,至1902年,大清国共计约四百万人吸食阿片,占总人口的1%。

  更让人气愤的是,大清国这几年从阿片的税收,高达近亿两白银,据说慈禧等当权者还沾沾自喜。

  可悲啊,‘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陈天华起初不太了解这些,但经许云媛这么一解释,他苦笑不堪。

  这种以国运衰竭,百姓健康为代价的所谓创收,无疑于杀鸡取卵。

  既然是合法的,面对现状陈天华除了叹气,还能说什么呢?

  罂粟这玩意儿的花期,在每年的二到十一月,也就是除了冬季,收获的时间段比较长。

  现在刚好是二月上旬,春暖花开的季节。

  罂粟花的确非常美丽,这一点是不得不承认,陈天华摘了一朵拿在手里,感叹的说道:

  “其实罂粟这种植物本身有许多好处,它还是一种人类必须的药材,关键是掌控和利用它的人。”

  沙菱似乎没听明白,她颇有兴趣地指着山坡里的罂粟,对陈天华说道:

  “罂粟这种植物对生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海拔高度,不能是低洼水域地区,但也不是干旱地区,土壤要湿润,山区恰好符合这样的条件,所以产量非常大。”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