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敢枉议国政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新名词,什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那绝对是新颖,闻所未闻的东西。

  这里的六君子可不是普通人,不说官衔,就学问而言,恐怕代表着大清国的最高水准,这里都是学霸。

  就说张之洞,他是前朝科举的殿试探花,翰林院学士,其他人都是进士出身。

  光是辜鸿铭一人,他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外东方儒学的第一人。

  他的文学、历史、神学等博士学位,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取的,而自然科学,理学,哲学等博士学位,是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绝对不是什么野鸡大学。

  他的一些著作,后来成为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指定的必读书籍。

  但就是这等超级学霸,听得陈天华了了几百字的论述,却把张香帅的巨大命题都回答完毕,而且很精辟。

  这六位学霸级人物还知道,具体的东西对方还是有所保留,因为不能露得太多,墨水倒完了也就不值钱。

  但拥有这等高学问的人,竟然只有二十一岁,而且是个从未留过洋的乡下青年。

  如真是这样,那他就是大清国百年难遇的天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你的胆气确实过人。”张之洞先开口评价。

  他没有对陈天华这些结论性内容进行评论,只指对国体的大胆比喻。

  ……一个落后、陈旧不堪、甚至于腐朽的房梁……

  陈天华这番对于上层建筑的描述,要是传到京师紫金城里老佛爷的耳朵里,恐怕是弥天大罪。

  张之洞因而蹙眉哼上一句。

  “草民只是一个比喻,用语不是很恰当,请总督大人勿以追究。”陈天华听了也是大吃一惊,忙起身检讨,但他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

  “无妨,这里咱们是议政论经,我都说了,无论你说了什么,本督决不降罪于你。”张之洞摆了摆手,实际他也是在暗中试探这位大少爷的胆识。

  “多谢大人宽容。”陈天华表示谢意。

  看着一脸镇定的陈天华,专业搞情报刺探的赵凤昌,忽然想到最近探得光绪帝想搞君主立宪制,据说慈禧也默认的消息。

  究竟是真搞还是流于形式,赵凤昌跟张之洞禀报时二人都琢磨不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真搞还是流于形式,朝廷终究会下旨请百官们讨论,其中就是套用或者是仿照某个国家君主立宪制?

  赵凤昌是个立宪派代表人物,而且他很推崇日本的立宪制度。

  “大少爷,本职有一事询问,你说说看,倘若大清国也搞君主立宪制,你说是西洋人那套好呢还是东洋人的?” 

  此话一出,不光是陈天华大惊失色,就连旁边的几位幕僚们都怔愣呆了。

  谁都知道此话的含义,这是国家机密,在此说就算得上是枉议国政,传到紫金城同样是弥天大罪。

  张之洞却坦然自若,他心里有数,在这座无名山上所讲的任何话,都不会传出去。

  因为这里的五大幕僚就不用说了,贴身保镖和丫鬟可都是亲信心腹的子女或族人,敢背叛他,那就意味着将连累家人亲人们一大片。

  就算传到了慈禧耳朵里,她又能怎么样?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