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张香帅邀请之谜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勾心斗角,两人关系并不和谐。

  一个在朝中任直隶总监兼北洋大臣,另一个则封居南方,为南洋通商大臣。

  这次陈天华跟李淑贞大婚,张之洞居然派出军师,携带一份厚礼参加婚礼,实属罕见。

  这封临别时的亲笔信,内容很简短。

  开头是听闻陈天华至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办银行建煤矿,年轻有为乃国之栋梁之材,他心慰之余就想近期见陈天华于江宁府。

  看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岳父大人,大叔,小婿认为他是为了牛头山煤矿的开采而来。”陈天华看完信,开口道。

  两江总督辖制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还有一个上海,而牛头山煤矿就在安徽境内。

  “开始老夫也是这种认为,跟你大叔商议之后,看来问题没那么简单,等下还是听你大叔给你分析吧。”李存智说道。

  “侄婿啊,你们对张之洞并不了解,但我的父亲李中堂对他了如指掌,而盛宣怀大人这二年跟他在矿产铁厂上多有交集,对他也有不少认知。”

  “这封邀请信函恐怕跟他的个人野心,也就是割据江南诸省,跟东洋人合作有很大关系。”

  李经方接过李存智话题,对陈天华说道。

  “此话咋讲?大叔!”陈天华听了大吃一惊,这些事实真相他在后世了解不多,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张之洞作为国之柱石,他跟日本关系密切,对日方态度从最初的轻日、仇日,到后来的依赖日,现在我父亲逝世后的二年中,他与日方关系进入了密月期。”

  李经方喝了口茶,就跟陈天华慢慢讲述不会外界所认知的事态。

  甲午战争之前,张之洞跟许多华夏人一样,有很深的轻日情绪,这可从明朝开始追忆。

  在跟大清国的邻邦上,清政府认为倭国弱小,资源匮乏,经不起什么风浪。

  而北熊俄国强大,地大物博,国力强盛,非常野蛮。

  所以大清国割让琉球群岛以贿赂东洋人,邀日抗俄。

  可没想到,倭国是只中山狼,他的野心岂是琉球一隅?

  在全面接受并占领琉球之后,倭国得寸进尺,他的狼爪子伸向了朝鲜、东北。

  完全的引狼入室,东北变成了日俄争夺的一块肥肉。

  随着中日关系恶化,张之洞轻日,加之仇日情绪更甚,这表现在他在开战前夕,上奏折坚决支持对日开战。

  甲午大清战败,而且是一败涂地,这沉重击碎了张之洞搞洋务就能富国强民的梦想。

  在马关条约签署之后,他痛感大清朝腐败无能,国体积弱,己经萌发了光靠洋务不能再救大清国的心理。

  这种心理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形势改变,竟然转变成联日割据江南!

  听了这番言论,陈天华难以置信。

  张之洞可是被后世历史学家们公认的清末能臣,良臣,清官。

  但仔细想想也是,清官良臣并不代表他没有野心。

  陈天华从后世史书中了解到,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制定了灭亡华夏中国的‘大陆政策’,计划是先战据东三省,在关内分割成若干个地区,搞独立王国。

  所以,自甲午战争之后,东洋人在大清国积极寻求合作者,代理人。

  而南方各省督抚都是日方的拉拢对象,最好是搞独立割据。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