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拱宸桥日租界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条约内容,大清国许多地方将对日开放,成为通商口岸。

  其中,浙江省的宁波,温州,杭州三地,成为日本国的通商口岸。

  而杭州的拱宸桥一带,则成为日租界。

  它划定:自武定门外至拱宸桥北,运河东岸一带,自长公桥起至拱宸桥止,作为日本国专管租界。

  日本国原想在上海开设专属租界,无奈沪上是美英法三国势力范围,加上大清政府反感他,最终,他们没有成功。

  于是,他们就在靠近上海的杭州和苏州两地,设立了日本在江南的专属租界。

  江南地区历来是富裕地区,各国列强虎视眈眈。

  拱宸桥的日租界处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这里河道宽阔,便于船只来往停靠,货物装卸堆存极为方便,水路四通八达。

  水路到上海、汉口、重庆等地非常便捷,它还占据着通往东海宁波港,杭州湾等出海口的内运线。

  拱宸桥这位置极具战略要地。

  自1896年日租界成立以来,东洋人经过近七年的打造建设,里面开有商埠、报馆、客栈酒楼茶馆等。

  当然,烟馆、妓院、赌坊那是不会缺少的。

  十丈红尘,喧哗热闹。

  在日租界里,江湖帮派、间谍、商人、东洋浪人,嫖客…一幅幅众生浮世绘在这里上演。

  这里烟街柳巷,繁华热闹,是纸醉金迷的销金窝。

  东洋人在租界内开设的烟馆、酒馆、妓馆、赌馆等,足够使得周围居民是迷魂失魄。

  拱宸桥日租界里,东洋人具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管理权,有专属警察局和侨民治安队。

  这里成为东洋人胡作非为,巧取豪夺的根据地。

  日本国驻杭州领事馆就设在日租界内。

  在拱宸桥靠近大运河东岸,耸立着一幢三层日式洋楼。

  这座楼房的门口,一块长方形实木做成的牌匾,四周雕刻珍禽百兽,缠枝花纹。

  中间面板上绣着「吉田会馆」四个黑体字。

  这栋日式洋楼院门高大,是深黑色缠枝大铁门,平日里大门紧闭,过路的人很少能看到大门洞开,带有几分神秘。

  进入会馆缠枝大院门,穿过一个漂亮精致的大花园,便是一楼的大厅。

  大厅中间摆着若干张办公桌椅,文件柜,还有几张长桌和几条凳子,陈设简单就是公共办公场所。

  大厅两侧和二层楼都是小房问,作为员工寝室和主管人员办公室。

  三楼一般闲人免进,就是东洋本国办事人员未经允许也不能随便上去。

  从外表看来,「吉田会馆」清静整洁,就是一处经商办公场所兼员工住宿,与其它商埠并无不同。

  会馆内所有工作人员均为东洋人,连仆人和厨师都是。

  这所会馆的主人叫吉田太郎,三十几岁年纪,身材短小精悍,鹰头雀脑,长脸白皙。

  平日只在公馆内身着和服,出门则为了行事便利,则穿西装。

  吉田早年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之后在日本陆军中也混过一段时间。

  后来觉得在军队中行动受到限制,吉田不久便辞去军职,加入黑龙会,并以浪人身份,积极参与各种激进政治活动。

  甲午战争之后,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和军国主义道路。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