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翁婿交底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如何去拜见盛宣怀。

  人家一个正二品朝廷大员,没有重要人物的引见,恐怕连面都不会露一下。

  就算是递上李存智的拜帖,盛宣怀也不一定会买帐。

  毕竟李存智只是从三品武官,二人从没打过交道共过事,在李氏宗族中,他还不属于李鸿章嫡系一脉,只是堂侄。

  “这个我心里早有打算,我会亲笔书写一封密信,你带上它先去上海,找现任李氏族长李经方,而他跟盛宣怀在李中堂身边一起共事多年,感情深似亲兄弟。”

  李存智很从容地对陈天华说道。

  “李经方?”

  陈天华不由得嚅嚅了一边。

  李存智见陈天华脸显疑惑,自然明白小婿对李氏家族的内情有所不知。

  “华之啊,我们李氏族亲的脉络关系,现在应该可以详细告诉你了。”

  “多谢岳父大人信任。”

  对于李鸿章家族的详细信息,陈天华不是搞历史研究的学者,自然了解甚少。

  接着,李存智向陈天华详细介绍了李氏家族的产业结构与分布,主要成员情况。

  其中重点讲述了李经方,以及李经方与中堂大人的特殊关系。

  那年李鸿章四十岁,还仍然是曾国藩手下的高级幕僚,默默耕耘了十五年,没有机会独立行事。

  最让他尴尬的事情,就是他膝下还没有儿子。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是件让李鸿章抬不起头来的事。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李氏族长将李的六弟李昭庆七岁的儿子过继,取名李经方。

  没想到,有了儿子李经方之后,李鸿章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顺风。

  过继第二年,李鸿章受命独立创办淮军,不久调任江南省巡抚。

  后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在李经方十五岁那年,也就是过继的八年之后,李鸿章奉命接替曾国藩,进京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此开始了呼风唤雨的三十年。

  而且,过继之后的第二年,李鸿章继室赵氏终于生下一子,就是李经述。

  十四年之后,小妾莫氏又为其生子李经迈。

  在李鸿章心里,李经方就是自己的福星。

  诚然自己有了嫡子李经述之后,面对家族和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李鸿章在正式场合郑重声明:

  李经方就是我的嗣子,家中长子,享有合法继承权。

  从此,家族里正式确认李经方为少族长,李府一哥位置从此无人撼动。

  李经方本人也十分争气,乡试中得举人,而且精通五国语言,曾出使过英国、日本、德国等国。

  后期,他一直在李鸿章左右从事,相当于中堂大人的一等大秘,和盛宣怀同为李中堂的左膀右臂。

  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期间,部分洋人和朝廷大臣曾秘密劝说李鸿章拥兵自立,成为大总统,李经方积极运作,坚决拥护。

  但遗憾的是,李鸿章最终没有采纳,这让李经方心悔意冷。

  在李鸿章死后,李经方沉默了,他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在上海,他有空就帮着盛宣怀参与跟外国人打交道,参与矿山铁路方面的筹建。

  多余时间里,他当寓公。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