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之终于了解到这个楼外楼的来历了,增加不少知识。”陈天华听完蔡鹤卿这番详解,首先起身道谢。

  陈琪美,刘玉芳,李淑贞也纷纷赞誉。

  “好了好了,就别夸赞他了,他这个人就是浓郁的同乡情结,楼外楼是绍兴人开的,所以他记得清楚。”黄仲玉也坐了上来,大家推杯换盏地喝起了黄酒。

  “有家乡情结很正常,谁都希望家乡人日子过得好,名人多,将来相互之间团结起来就是一股力量。”蔡鹤卿喝了口黄酒,沉声道:

  “咱们还是说说,年后咱们各自去向吧,然后如何保持通信畅通。”

  经这么一说,大家都严肃起来,还是刘玉芳先开的口,“我和英士准备正月落台之后,择日举行婚礼,在湖州他老家办酒席,也是中西合璧的形式。”

  “那就先恭喜玉芳姐和英士兄了,祝二位珠联璧合,心想事成。”陈天华先开口道喜。

  “哎师姐,你们的婚礼我可是要参加的呵。”李淑贞要求道。

  “在湖州,你和华之能来,我和英士当然是欢迎,但不勉强,因为我们从湖州返回杭州之后,在这里也要请几桌,答谢一些亲朋好友。”刘玉芳说道:

  “婚礼这事忙过之后,我们就从杭州出发,乘坐海轮直赴日本东京留学。”

  “先恭喜两位了,不过你们的婚礼,我们是参加不了啦,五天之后,我与仲玉一起赴上海,筹建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子学堂。我们等一会将各自的联系地址,联系人都相互留一下。”蔡鹤卿与黄仲玉对视一眼,说道。

  看来,蔡先生是接受了同乡蒋智由先生的邀请,正式投身于民族觉醒运动。

  不过,蔡鹤卿先生在上海搞爱国文化运动,一定会引起清政府的排挤与打击,日子不会过得舒坦。

  “我与倩华这半年基本上就是杭州与绍兴之间,因为倩华还有一次出国英语考试,合格之后才可申报出国,由杭州教会安排出国指标。”

  最后轮到陈天华与李淑贞这对情况通告,陈天华看了大家一眼说道:

  “我建议,大家可以倩华这里作为信息中转站,按擦使官邸比较可靠安全,另外,从下半年开始,我与英士二叔宗玉先生合体,准备在杭州筹建一家钱庄,或者直接就是银行,所以,后面我在杭州的时间也会多起来的。”

  “我觉的华之建议很好,我们这三对,也就是倩华的按擦使官邸是稳定的,而我和仲玉,英士跟文雄,通信地址可能经常会发生改变,如有变动可告之倩华这里。”鹤卿先生说道。

  刘玉芳与陈琪美颔首认同。

  “为我们各自的前途,命运与奋斗目标干杯。”

  “干杯!”

  “哈哈....”

  等到一坛酒喝去大半,佳肴下肚,作为也师也友,鹤卿先生放下筷子,忽而用柔和目光看着自己面前四位。

  “今日一聚,往后有相当一段时日,彼此之间是分离状态,临别前鹤卿有几句话赠予大家。”

  “先生请赐教!”

  “做大事者,应当审时度势,从一而终!但有时需明哲保身之余,方可做成大事!”蔡鹤卿道。

  虽寥寥数句,言辞不多华丽,但意义深长。

  “谨记先生教诲。”

  “……”

  酒足饭饱之后,陈天华与李淑贞,陈琪美与刘玉芳跟蔡鹤卿、黄仲玉夫妇告别,走出院门,分别登上前来迎接他们的马车,的的得得离开,消失在夜幕里。

  ……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