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镇守与镇压_大明皇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听完汇报的朱高煦,心情很是不错,有些开玩笑的说了一句。

  站在跟前的刘杰看了一眼侍立在侧的沈老六,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沉默不语。

  对于这话,当然是不敢接,也不知道怎么接。

  “好了,不说这个了。

  这几日的安排,暗中的护卫和监视可不能放松了,这个节骨眼上,本王可不想被人栽赃嫁祸了。

  这件事情,你们两个给本王盯紧了。”

  笑了几声,看着犹如两个榆木疙瘩的脑袋,朱高煦有些无趣,正了正色接着下达了命令。

  “是,属下明白!”

  两人脸色一凛,赶紧领命道。

  “对了,汉王府的防卫,这几天也要加紧些。”

  最后,朱高煦突然想起了自己老窝的安全问题,直接脱口而出。

  虽然现在的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的局势都很平静,一切看似都在掌握之中,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想不开,铤而走险。

  有点灯下黑的朱高煦,差点忘了王府的安全。

  “殿下放心好了,整个汉王府,谁要是胆敢来的话,就别想着站着出去。”

  对于朱高煦的担忧,沈老六却是一脸的自信。

  不管是在金陵,还是在昆明,汉王府的防卫事务,一直都是沈老六负责主抓的,从来没有放松过丝毫。

  “那就好,就不耽误你们两个的时间了,赶紧去忙吧。”

  得到确切的回答后,朱高煦下了逐客令。

  “是,属下告退。”

  虽然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他们因为责任重大的缘故,今晚上是别想休息好了,知道这点的朱高煦,也就没有继续留他们。

  等到两人走后,朱高煦来到书桌前,掀开书桌上面盖着的锦缎,露出了朱高煦写下的几行字。

  其实,就是后世的思维导图。

  最上面一行,原本写着的主要问题:与以沐氏家族为代表的云南本地势力争夺话语权。

  这一点,已经被他划掉了。

  恩威并重之下,朱高煦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昆明的局面,也就掌握了整个云南的大局。

  想了想,朱高煦最终拿起笔,在一旁重新写了:收服安南!

  原本西南的大患——麓川王国,已经被沐晟他老子沐英,在十几年前就打的丢盔卸甲了。

  洪武二十一年的定边之战,直接决定了西南、东南亚地区,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此战之中,沐英大将军以寡敌众,大破号称三十万大军的麓川王国,直接导致了数百万人口的西南强国崩塌成了一个土邦。

  把其驱逐到了现在缅甸北部地区,奠定了现在的云南版图。

  要知道,鼎盛时期的麓川王国,控制范围达到永昌、景东一线,云南一大半的地区都被其占领了。

  顺嘴说一下,现在大明云南布政司的地盘,可是比后世要大很多的。

  这让受原身影响变得有些好战的朱高煦,扼腕叹息:我来晚了!

  好在,错过打麓川,却没有错过收复安南,朱高煦暗自庆幸。

  其他的先不说,单单收复安南之功,就可以让他在以后的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放下手中的毛笔,朱高煦抚摸着光滑的下巴,目光继续往下走。

  确认了新的主要问题,接下来就是次要问题或者说次要矛盾了,这点朱高煦并没有改变的意思。

  次要问题就是针对云南现在的统治问题。

  说白了就是众多土官、土人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云南境内的大明人太少,土人太多。

  就算想朱高煦想改土归流,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得了的。

  这些土人,不知孔孟之道、不服王化。

  虽然一时被打服了,但却会时常反叛,这也是为何朱老爷子把当时收复云南的几十万大军留下的根本原因:镇守与镇压!

  “唉,归根到底还是人口问题,内地移民必须要加大力度!”

  朱高煦抚摸着下巴,再次坚定了移民充滇的决心:不就是花钱嘛!

  如果花钱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一定是花的还不够多!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