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10章 李氏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弟。

  笑意收敛,李继隆严肃地看着李继和,沉声说道:“你此番来得正好,我恰好有事需向你交待!”

  顿了下,李继隆缓缓叙来:“陛下有将近二十年不曾出巡远游了,大内军也是一般,须知,常驻宫廷,与护驾出巡,是完全不同的,容不得疏忽大意!

  这些年,大内军中,多了不少懈怠之风,大量勋贵子弟充斥其中,这固然是陛下对功臣子弟的爱护与提携,但他老人家也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御林军滑堕。

  此次出巡,就足以看出许多问题了,谁优谁劣,谁长谁短,谁能谁庸,多少能有所体现。

  你护驾途中,当谨记一点,要将此次出巡当作是打仗,面临的是沙场上的生死考验,而不是去游山玩水、避暑看花。

  端正态度,一丝不苟,虽不至于让你出类拔萃,从大内军官中脱颖而出,但至少不至于出差错!

  寒门子弟不容易,勋贵之家,同样也没有多少犯错的余地.”

  李继隆的交待,虽然语气始终平和,但态度上有些过分郑重,让李继和感受到了一股巨大压力。迎着兄长认真的目光,李继和平复下心情,也满脸肃然地应道:“大哥教诲,小弟定然铭记在心,不敢懈怠!”

  “如此甚好!”

  李继和时年二十九岁,在大内军中任指挥使,营级单位,手下也就管着六百来人。这个职位,可一点都不低,大内军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

  早期的大内军,是从禁军中选拔最精锐、最忠诚的将士,入驻禁宫,保卫皇帝与朝廷。后来扩大到全国军队,尤其是久经考验、最出精兵的诸边戍卒以及有功将士,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总之没有一个不能打。

  不过,后来慢慢地有了些变化,随着二三代勋贵子弟的长成,其中出众者,也被挑选到皇城当值,大内军是人数最多的去处。到如今,已然演变成一项殊荣,甚至能与家族地位实力挂钩,乃至于,后起的官僚也是想尽办法将家中子孙送到大内军。

  如此一来,大内军的战斗力当然无法像乾祐时代那般,始终保持天下顶尖。充斥的勋贵子弟,毫无疑问都是贵族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向上竞争格外激烈,但同样的,一些不好的风气也在不断蔓延。首先就精神属性上,大内军是远远不如早年了。

  多年的发展下来,除了立功之外,军校培养、武举选拔以及军中惯性的资历考核升迁,军队将士进步最主要的三条渠道,但实则大内军也是一条,并且大大胜过其他。

  大内军,才是大汉真正的军官摇篮,有一点优势是无可比拟的,那就是“皇帝的近卫军”这条属性,对于家天下的封建专制帝国而言,这一条属性的光环实在太耀眼了,就和文官科举的“天子门生”是一个道理,甚至更近,毕竟他们在接受忠君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