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去向(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占有优势,反过来想,要是官军一退,改攻变守,赵当世却也没有把握能再占上风。倘若彼等顽强死守,将赵营挡在万县以西,拖到渠江西岸的官军追兵清除了积雪,入境夹击,那么情形就很危急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赵当世之所以在如今局势完全占优的情况下还采取守势,就是因为他另有计划。

  他的计划,之前说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要在此战中一举打垮夔西地方武装,使其再无阻碍己军前进的力量,这才是赵当世组织此战的目的。

  如何打垮?无非二途。其一,给予官军重大的打击,使其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即便有心,也无力出手。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赵当世没有信心。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对手亦非初经战阵的雏儿,面对面硬刚,指望对方临战指挥出现重大失误不靠谱。也正因为清楚机会渺茫,故而赵营还是以守为先,寻隙反击;其二,剪灭其核心人物,换句话说,就是斩首行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将敌军中枢给端了,其势自溃。这种方法成本低、收益大,为交兵上策。但是一般行之不易,原因也很简单,既为主将,定不会亲冒矢石、陷阵冲锋,所在指挥地也会层层防御,难以攻取。然而眼下,此法可行。

  兵者,诡道也。一味照搬兵书、按部就班,不因时制宜、灵活应变,往小了说会丧失许多战机,往大了说可能埋下败亡的祸根。赵当世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他没看过多少兵书,行军打仗一靠与生俱来的天赋,二靠长期实战攫取的经验。这就使得他用兵从不墨守成规、敢于出奇制胜。

  早先根据线报,他已知官军大致数目,现在根据各方传递来的消息,通过对外战官军的估计,猜想留守甘棠铺的守兵应该不多。甘棠铺乃官军前哨据点,若能攻下,就算抓不住其首脑,也能使前线作战的官军进退失据、立足不稳,再进一步说,如能绕到那边及早抢住连珠峡垭口,则可完全将官军困于一隅,慢慢围歼,总之有利无弊。

  官军从甘棠铺出发,走的是连珠峡主径。赵当世前两日广召新宁本地樵夫,为的就是探查是否有小路可从北面越山而过。不出他所料,县中经年入山的老人,还真有知晓捷径的。提供了数条可行道路。赵当世深思熟虑后,挑了一条最妥帖的,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侯大贵。

  侯大贵也是个胆雄之人,只要有功勋可得,从不畏前路艰险。其人近段时间一直踊跃好战,手下前司又皆赵营最精锐的兵士,让他出马是最合适不过。

  当官兵与白蛟龙部交上手的当口,侯大贵就率众出城。早先为了调动官军的注意力,赵当世屡屡派出小股兵力游荡在连珠峡一带,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