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章效仿一下古时的秦晋之好_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出使者团前往秦国的咸阳,这一点倒是容易不少,不过我国又该拿什么诚意表明态度?

  听到群臣先后发表的看法,韩非之父—一姬然的忧虑并未减少半分,依旧带着颤动的话音追问下去。

  这个,臣等…

  对此,尚勒在内的一众韩臣不免迟疑,说起来,他们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诚意

  要说用粮草器械作为诚意,韩一国无法供养太多军队,而要说用钱财作为诚意,秦国又压根看不上。

  想来想去,貌似只有割让部分领土一途,这才算得上有诚意的出使。

  禀大王,臣认为不如把宛城割给秦国,我国节省兵力用来巩固本土,顺道作为出使的诚意。

  作为张开地之子,又是张良之父的相国张平,出声说道相国大人所言极是,宛城对于我国而言只是一块飞地,楚国和魏国一直在打主意,不如顺势割给秦国。

  提及宛城这一块飞地,许多韩臣想也没有想,当即赞成相国割地给秦国的看法。

  宛城对于韩一国来说非但不是屏障,反而是沉重的负担,他们时常受到楚军的进攻,相当人数的02兵力被拖在那里也好,把宛城的驻军给撤回来,加强本土的防守实力,顺便割给秦国作为出使的诚意,让楚魏二国头疼去。

  同样的,姬然在想法上和群臣差不多,又哪里会去怪罪相国张平

  割让宛城对于韩一国没有太大影响,本土的防守力量得到加强反倒成了一件好事,在场本韩臣们高呼英明。不错不错,解了寡人心中的一道忧虑找到了缓解和秦国外交的方法,姬然说起话不至于像之前一样几乎每说一句都是在颤抖着。

  大王,我国是天下各国当中排在尾末,本身又最为接秦国臣建议为了稳妥起见,还应当效仿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以名王室嫡出公主结为秦韩之好。

  虽然割让宛城有了一定的诚意,但是,老臣尚勒认为还是不稳妥,理应再加一层保险才能放心。

  要说天下间遭到挨打最的的国家,肯定当属他们韩一国,秦赵楚魏四国轮番来收拾,已经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尚大人说的很对,效仿古时秦晋之好,由一名王室嫡出公主嫁给秦王

  是的,就算秦王有心攻打我国,至少也不会像其余几国一样“大王,臣认为尚大人的提议不错,这样一来就稳妥多了。多年来的阴影一直没有消散,对于生存话题格外敏感的韩臣们想要强大起来的心思远远大过犹豫毕竟,击败过合纵联军精锐的秦国,其声势比秦昭装王时期还大不少,稳妥一点总比感到不放心好相国,你怎么看?

  算上自己的话,张开地父子连续效力三代君主,一时拿不定主意的姬然,看向没有立即发言的张平王室里只有一名嫡出公主,那就是排在最小的女儿一一姬莲不知把她嫁到秦国去,到底合适还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