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9章 这就是贞观盛世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怨恨他。

  只有太子,不扁不圆的,一副很好欺负的样子。

  恐怕就连皇帝的怒火,也会降临在太子身上。

  长孙皇后这句话,等于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支持太子的意愿。

  随着八百里加急文书的到来,朝中谈不上人人自危,气氛也有了几分风声鹤唳的感觉。

  如今三省大佬之位空缺,瞎子都看得出来,以后肯定是赵普他们几个人搭班子,但终究还是没有名副其实。

  那几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老臣,根本约束不了他们。

  今天本来应该是召开廷议的日子。

  不仅皇帝没有参加,就连一个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出现。

  六部尚书,只来了工部的李大亮。

  其他的都是些小鱼小虾。

  韩同是跟着李大亮一起来的。

  他自然早早就接到了柳白要回到长安的消息。

  可以说,他是满朝文武之中唯一比较高兴的人了。

  其他的,包括和柳白交情莫逆的那些人,都愁眉苦脸。

  他们已经不好意思再去请教那些致仕的大佬了。

  就连戴胄和温彦博都已经退了下去。

  往常热闹如菜市场的廷议,今天萧条的可怜。

  主持廷议的,是十八学士出身的盖文达。

  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如今还挂着四品的谏议大夫头衔。

  坐在皇宫外苑的班房里,老家伙一个劲儿的点头,好像随时都会睡着或者已经睡着了。

  李大亮冷冷的扫视了众人一圈,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

  “这就是贞观盛世!”

  说完他站起来,拂袖而去。

  韩同原本坐在李大亮的下首,见顶头上司走了,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想了想,尴尬的一笑,起身跟了出去。

  “李兄!李兄稍等!”

  算一算年纪,韩同只比李大亮小了三岁。

  私底下的时候,两人总以兄弟相称。

  李大亮站住,脚步见四下无人,痛心疾首的说道:“大祸临头,大祸临头啊!”

  韩同一怔。

  “李兄,柳家主人回来,贵府公子也必定会从幽州回长安,何来大祸?”

  在这满朝文武之中,扣着新晋帽子的人,不在少数。

  韩同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抱紧了柳家的大腿,才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跃升为工部侍郎。

  他的能力也仅限于此了。

  在他们那个圈子里,韩同可以说是地位最低的人了。

  不过却没人敢小瞧他。

  柳家在朝中的人并不多,数来数去,也就那么两三个罢了。

  除了韩同之外,剩下的几个,都是能够进三省的潜力股。

  在任何时代,中原王朝都避免不了人情关系。

  李大亮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声。

  “韩兄,你我相交多年,我也不便瞒你,此次柳公子回长安,势必会与陛下产生极大的冲突,两个庞然大物对决,或许他们连一点伤都不会受,但是咱们这些夹在中间的小虾米可就倒霉了。”

  他抬头看着天空,喃喃的说道:“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加急文书上说,再有十天,柳公子就会号召所有人回到长安城,就连卢公家里的处默,都会从蜀中赶来,包括远在幽州的犬子...”

  “这么多人,重新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力量,就算陛下,也会感觉到心惊肉跳吧...”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