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0章 治理徐州(5)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丘氏上交的海图,竟然涉及徐福东渡,虽然图纸和后世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他还是一眼认出那个弹丸小国。

  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统一分裂的帝国,势必要对外扩张,而弹丸小国必然是自己的必杀名单,现在航线图有了。

  “告诉陈震,闾丘氏的礼物,孤很喜欢。”

  刘寒原先的设想是先拿下三韩,以三韩为跳板南下,现在又多了条路,“绝密,海图抄送一份给子义,让他根据海图绘制更为详细的航线图。”

  “遵命。”

  广陵郡,上一任广陵太守乃陈登,刘寒接手广陵,自不可能让徐州本地士人治理,且广陵靠扬州,江都渡口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刘寒选择了王凌,这位二十岁的祁县王氏的独苗。

  王凌收到任命,心里沉甸甸的,这是刘寒对他的考验,更是信任,广陵不仅要恢复民生,还要修筑港口,整军备战,为南下做准备。

  广陵刘氏共三支,其一为广陵靖王之后。刘辩,曾祖父广陵靖王。任清河太守。辩子刘瑜,字季节。少好经学,尤善图谶、天文、历算之术。瑜子刘琬,传瑜学,明占候,能著灾异。举方正,不行。

  其二为广陵厉王胥之后,世为名族,广陵四姓出其下。刘胥六代孙刘贶为后汉司徒。刘观,魏平阳太守。观子刘颂,字子雅,同郡有雷、蒋、谷、鲁四姓,皆出其下,时人为之语曰“雷、蒋、谷、鲁,刘最为祖。”

  其三有一刘景宗,广陵人,魏国山阳太守。

  广陵遭受笮融、吕布及袁术荼毒,现在遇到刘寒,终于找到明主,三支刘氏痛哭流涕地表示愿意带头执行新政。

  “谁教王凌这么干的?”

  三刘呈给刘寒的奏疏,疯狂表忠心。刘寒哭笑不得,如今新政推进,每次新任太守第一个拜访的便是当地刘姓后裔(汉室宗亲),董承、辛评、陈震都是先礼后兵,王凌则是带着三千士兵,带着刀子去问候,摆明了是不想谈。

  众人看向刘寒不语,若论军中此风盛行的罪魁祸首,便是刘寒他自己,当初就是他拿着刀子问候并州士族的,后来传给张郃、张辽、典韦……只要在军中待过,对付士族都这么干。

  很效率,但…很刘寒。

  东阳陈氏,魏晋发展起来,二公一卿。陈矫,字季弼,魏国司徒,封东乡侯。

  长子陈本,袭东乡侯,有统御之才,精练于文理。官至魏国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

  次子陈骞,字休渊,官至西晋大司马,封高平郡公。

  孙陈舆,字显初,陈骞之子,袭高平郡公,官大司农、河内太守。曾孙陈植,字弘先,陈舆之子,袭爵,官至散骑常侍。陈道正,南齐皇帝萧道成之母。

  “陈矫…”陈矫本姓刘,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早年避乱江东,后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迁任相县令,转任征南长史。又为彭城、乐陵太守,迁任魏郡西部都尉。

  曹操东征,拜丞相长史,转西曹属、尚书。曹丕称帝,陈矫领吏部事,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魏明帝继位后,晋爵东乡侯,后转侍中,加光禄大夫,又拜司徒。

  因广陵和平接收,陈矫未来得及南下避乱,“孤这还缺个佐官,调他过来。”

  “喏。”

  广陵戴氏,南渡。

  海西徐氏,徐璆和刘寒可以说是老交情了,曾经二人联手处置太后侄子,且袁术称帝的时候他也是个硬骨头,如今拨乱反正,刘寒让他留在徐州,帮着戏志才梳理地方。

  徐璆子徐宣,也和陈矫一样,被调到刘寒身边听用,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