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0章 清洗兖州(四)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典韦蠢蠢欲动,刘寒笑骂:“洪飞,咱们都是高尚的人,怎能随意打打杀杀?”

  典韦,人狠话不多。

  “主公…俺,俺脑子笨。”

  刘寒摇头,没指望典韦明白:“这件事我已想好人选,张济、张绣叔侄二人,正合适。”

  济阴郡。

  鄄城吴氏,家门廉慎、博涉文史,永嘉南渡。

  吴质,官至魏国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

  子吴应,西晋尚书。女儿吴氏,嫁司马师,后被黜。

  刘寒对吴质的整体评价就一句话:介小子可不是好人呐!

  吴质加入曹操麾下,因其才学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赏识,成为曹丕的挚友,曹植的文友。

  顺帝时期,大司农羊傅、太常羊浦、青州刺史羊亮。

  吴质一向喜欢结交权贵,从不跟乡里百姓往来,在家乡名声不佳。做官后,又倚仗曹氏父子权势,作威作福,引起人们的反感,吴质病故,被谥为“丑侯”。吴质的儿子吴应一再上书申辩,为父叫冤,直到吴质死后二十四年才改谥为“威侯”。

  魏讽,字子京,颇有智谋,口才出众,有惑众之才,建安二十四年,魏讽趁曹操大军未反,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魏都邺城。陈祎心中恐惧,向太子曹丕告密。最终魏讽被杀,连坐死者数千人。

  对于这样的反骨仔,刘寒断难相容,济阴魏氏,也和鄄城吴氏一样,被刘寒提前抹去。

  平阳高堂氏,齐国上卿高傒之后。因高傒食采高堂,因以为氏。高堂生于西汉初传《仪礼》。

  高堂隆,泰山平阳人,鲁高堂生后也。魏国侍中、太史令、光禄勋,也是魏明帝曹叡的老师,现在还是个小屁孩儿。

  泰山郡。

  大名鼎鼎“魏讽案”主角。

  高堂氏这次幸免于难,也多亏高堂隆这个小屁孩儿有见识,让家族低头的快。

  吴质这样的臣,刘寒万万不敢用,又怕旁人稀其才,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谁也用不了。

  安帝时期,司隶校尉羊侵。

  泰山(南城、平阳、梁甫)羊氏,两汉家世冠族,西晋外戚。

  所以,吴质死了,被莫名其妙地弄死了,和那些没有开启辉煌的一生人一样提前见了高祖。

  死了的吴质,才是好吴质。

  曹丕被立为世子,吴质出任朝歌长,又迁元城令。为巩固太子地位,常与吴质商量对策。

  济阴魏氏,刘寒不认得,但他看见一位“老熟人”——魏讽。

  QED。

  低头,虽是束手就擒,有被清洗的可能,但只要熬过去,日后家族还有崛起的可能;不低头,惟有死路一条。

  曹丕驾崩,明帝曹叡继位。吴质被征调入朝,担任侍中,成为辅弼大臣。然后成功倒向司马家,他向明帝谏言:司空大臣陈群乃平庸之辈,非国相之才;称赞骠骑将军司马懿,忠贞机智,是国家栋梁。明帝采纳了他的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