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4章 清洗陈国(上)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氏宗亲,从立场来说,天然和士族对立。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宗亲中也有了亲疏之别,一部分宗亲虽是高祖后裔,却站在士族这边。

  士族也知道,宗亲若跟着皇族联起手来,将是一股极其可怕的力量,故而选择拉拢分化,这也是为何刘寒对幽州、冀州、青州三地宗亲开展大清洗的原因。

  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仁慈可言。

  “洪飞(典韦字),回去之前,顺道把陈国清理了,从今以后,陈国改国为郡,郡太守,刘劭。”

  “末将遵命。”

  若说赵云做事还分个轻重缓急,那典韦就是简单粗暴,从者生,不从者死。

  出了门,典韦带着两千羽林卫和三千精骑便开始对陈郡内部士族展开大清洗。

  “子扬,你跟着,别让洪飞做得太过火,实在冥顽不灵的杀了。”

  “喏。”

  何劭,何曾之子,西晋尚书左仆射。)

  何氏在陈郡的祖产也没带走多少,现在典韦来取。

  这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富不过三代,何氏由辉煌走向没落,到如今只剩下大猫三两只,何夔幼年丧父,和母亲、哥哥住在一起,以孝顺母亲友爱兄长而著称。身长八尺三寸,容貌庄重严肃,因黄巾之乱避乱到了淮南。(何夔,字叔龙,魏国尚书仆射、太子太傅,迁太仆卿。曹丕即位后,封成阳亭侯。

  何氏成家自何英起,琅邪相;但真正迈入士族行列的标识是何英儿何熙,安帝时官至车骑将军。

  熙子何临,临子何衡,官至尚书。

  再说,死道友不死贫道,荀氏都这么惨了,他们也惨一点,没关系。

  听孙乾说,这位已经带着家人往回赶了,家产什么的他管不着,因为他不是主支,无权做主。

  阳夏都乡吉迁里谢氏,两晋之际发展起来,永嘉南渡,为中古名门。

  在刘寒身后的荀攸想张嘴说些什么,但还是把话咽下去,荀氏这时候最好低调,刘寒不问,荀攸绝不多言。

  一个连袁术都拿他没办法的人,着实少见。

  他们可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个“谢”家。

  “大王雄踞北方,又是汉室正统,征召夔,若不至,乃不忠。”

  典韦的第一站就是阳夏。

  何曾,何夔之子,西晋太尉、朗陵县公。朝会之时,可剑履上朝,如西汉相国萧何故事。一生奢侈无度,讲究饮食,有“何曾食万”的典故,著有《食疏》。

  “喏。”

  刘寒很喜欢他的态度,“孔才(刘劭字)被孤从河东调至陈郡,你就去河东接替他吧。”

  刘寒当初派人交好袁术时,也让人主意过此人,毕竟后来袁术占据寿春,徵召他,何夔不肯应召。

  阳夏最著名的士族不是何氏,而是谢氏,这也是刘寒重点关注的家族,虽然现在并没有发展起来,还是个末流家族。

  阳夏何氏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