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4章 颍川士族的抉择(二)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

  形势比人强,荀俭顶着刘寒的压力,在颍川剩下士族中无奈地站出来。

  曾经,他看到大汉将乱,所以开始提前为荀氏布局,他不看好袁术,所以将投资放到袁绍身上,让荀谌去袁绍帐下效命。

  当然,世家绝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荀俭也默认荀彧、荀攸二人在曹操麾下效力。

  至于刘寒?

  先帝在的时候山东士族便已经和他撕破脸了,去投效他人家不一定收你,谁想自讨没趣?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灵帝崩而天下乱,狼子野心之辈打乱了士族的计划,山东士族还没来得及在袁氏的带领下把控朝政,关西豪族倒先对洛阳动手,奉天子以令不臣,天下诸侯混战,身在北方潜伏多年的刘寒终于在士族面前亮起他的獠牙,关东、关西的人加起来都不一定有他能打。

  大汉将倾,却被一人再次撑起。

  四百年前,高祖皇帝靠反秦收拢民心,一统大汉;二百年前,光武帝靠着士族中兴汉室;如今,刘寒靠着铁血镇压叛乱。

  士族,当初收敛一些便可以成为最大赢家,无论是谁继位,刘寒都会被削弱在中央的权力,士族、宦官、外戚皆大欢喜。

  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关西豪族被他赶到西凉吃灰,关东士族推出来的袁绍、曹操也被打下去,士族损失惨重。

  荀俭有些怀念灵帝在位时的日子,至少他只是发起党锢,士族日子虽不好过,但能活下来。刘寒…他是真敢动刀子。

  关键是,灵帝驾崩,惟一能约束他的人没了,士族还把刀子递给了他。

  大义、舆论都不占,武力还比不过。

  “唉!殿下…臣…”

  “荀氏……不赖啊!给孤找了不少麻烦,荀谌、荀彧、荀攸,都是你家的吧?家里孩子出去做大事了,你不知道?”

  “臣…”

  “韩融可在?”

  (韩融,字元长,颍川舞阳人,舞阳韩氏,赢长韩韶之子(颍川四长之一))

  “从长安回来,感觉不错吧?”

  中平五年(188年),朝廷征韩融、荀爽、申屠蟠、陈纪、郑玄等十四人为博士,皆未受命。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掌权,韩融带着宗族一千多家在颍川郡密县的西山避难。同年,董卓把持朝政,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董卓听从尚书周毖等人的建议,进用荀爽、韩融、陈纪等人。当时董卓以公车徵韩融等入朝为官,韩融入京后,被拜为河南尹。

  到此,韩融已经被刘寒列入黑名单,皇帝征召你不去,董卓征召你屁颠屁颠跑过去,怎么着?皇帝说话没董卓好使是吗?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迁都长安,京师扰乱。等到车驾西迁,公卿大多遭受兵饥,家室流散,韩融等人仅自己脱身,于长安担任太仆。

  后来,随着董卓身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