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富春孙氏的至暗时刻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扬州。

  自从袁术被袁绍像赶鸭子一样赶到这里的同时,一少年下定决心,要重振家族雄风。

  无他,孙坚死了,却没法葬在故乡。

  古人讲究个落叶归根,东汉以孝义治国,孙策身为孙坚嫡长子,不能把父亲的棺椁送回吴郡富春,只能暂时葬在曲阿,当真奇耻大辱!

  要知道当年司徒杨震遭宦官诬陷,服毒而死,弘农太守移良禀承樊丰等旨意,派官员在陕县留停杨震丧,露棺道旁,责令杨震诸子代替邮差往来送信,不能及时归葬老家华阴,最终成为一场政治灾难。

  杨震沉冤昭雪后,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士族对曾经陷害过杨震的人展开疯狂的报复,永建元年(125年),汉顺帝刘保即位,樊丰、周广等伏诛,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至朝廷申诉杨震的冤情。朝廷都称赞杨震的忠诚,下诏任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杨震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一丈多,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鸟才飞去。郡里将这一情况上报。当时灾异连续出现,顺帝感悟到杨震的冤屈,于是下诏说:“故太尉震,正直是与,俾匡时政,而青蝇点素,同兹在籓。上天降威,灾眚屡作,尔卜尔筮,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栋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灵,傥其歆享。”之后人们还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来纪念他。

  (杨震(?~124年),字伯起,号“关西孔子”、“关西夫子”、“四知先生”,弘农省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身弘农杨氏。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孙子杨赐,曾孙杨彪,玄孙杨修。)

  孙坚死了,当时孙策、孙权都不在他身边,孙坚旧部暂时由侄子孙贲、娘家认吴景统领,孙贲、吴景扶柩归乡的时候,迫于时局动乱,没能够带走一兵一卒,只能以个人的身份亲自将孙坚送回去。

  当时,孙坚战死在襄阳,遗体被拉回豫州,要想回到吴郡,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都要经过丹阳郡和九江郡。

  但,九江太守名为周昂,丹阳太守名为周昕,因袁术夺豫州的时候赶走了原豫州刺史周喁,而当初帮助袁术的人正是孙坚,周昂与周昕自然不肯放孙坚走。

  (周昕,字泰明,会稽周氏。二弟周昂,老三周喁,仁明。三人因袁术夺取豫州投效袁绍。)

  只能说古人有着属于自己的仁义与底线,孙贲、吴景以个人名义送孙坚遗体回吴郡,并未遭受周昂、周昕二人的刁难,以前恩怨再怎么样都算了,人死为大,充分展现名仕风范。

  若换成后世,别说想借道,你经过这我不把你骨灰扬了都是仁慈。

  因此,孙策从庐江舒县出发,与孙坚遗体会合。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