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3章 荀彧心情复杂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3章荀彧心情复杂

  颍川人才多,兖州也不少,虽没有荀彧那般王佐之才,但也足够令人满意。

  枣祗,颍川阳翟人(阳翟枣氏),早年跟随曹操起兵,现为东阿令,和韩浩建议设置屯田,政府将耕牛借给百姓,用于农耕,并按规定收租。(士族)

  韩浩运气不错,当初在河内聚徒众护县没被朱儁剿了,死里逃生跑到魏郡,成为曹操部将,现和史涣二人为曹操心腹将领,被委以执掌亲军的重责。(豪强)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年少时为县吏,为人廉洁,以清廉公正著称。(豪强)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少已好学,论议时就经常引经典作凭据,现任泰山郡太守,躬履清蹈进退以道,左军师。(士族)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曹操拿下兖州后,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豪强)

  薛悌,字孝威,兖州东郡人氏,任兖州从事。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少年时为诸生,任泰山督邮。

  王必,最早追随曹操谋士之一,任兖州从事,后任主簿、长史。

  皇帝刚登基没两年,人没了,还是被西凉武夫杀的,这绝对是大汉四百年来最荒唐的事!

  荀彧,一个很简单的人,因为他简单得跟个传统文人没什么两样;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因为他复杂得一直都在家与国的情怀中纠结。

  国家和家族,这次荀彧选择了家族。

  若单论个人,荀彧最好的明主不是曹操,而是刘寒,无论在哪,他都能大放异彩。

  可刘寒瞧不上他,或者说瞧不上他身后的颍川荀氏,他对士族手段狠辣,他想所有士族成为刘家的狗,荀彧不能答应,所以他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曹操,既有家国情怀,又尊重士族,没有刘寒这么极端。

  荀彧怪刘寒吗?

  谈不上,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刘寒如此敌视士族,荀彧能理解。

  整个东汉,从创立者光武帝刘秀开始,都是皇权站在台面上、豪强躲在背地里,皇权管中央,豪强治地方,双方共享股权和红利这么一个政治格局。

  这种共治局面是开始出现裂缝,准确来说,不是外戚专权,而宦官专权,而宦官背后站着皇帝,宦官专权,其实是皇帝想夺回士族手中的权力,巩固皇权。

  刘氏是最大的士族,它在某些地方与士族、豪强有着共同的利益,若双方一直保持微妙的平衡,双方相安无事。

  可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自从成为皇族,就必然和士族走到对立面。

  为此,士族豪强也推举出一个代表——外戚。因为大多数外戚本身就是出身豪强,他们专权对豪强阶级的利益损害并不大。

  宦官不一样,这个群体由于身体、见识、出身等各种局限性,一旦手握权力之后,除了忠于皇权外,他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