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江东猛虎身死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自然也跟着出招,伱袁术会结盟,我袁绍不会吗?袁绍豫州挨着荆州,加上袁术手下有孙坚,必然招致荆州士族反感,你与公孙瓒结盟,那我就找荆州牧刘表结盟。

  如此一来,袁术出兵南阳的想法就更迫切了。

  想法很美好,可他还是低估了南阳水有多深,哪怕刘寒都不敢轻易开罪南阳士族,更别提袁术了。

  你袁术虽是四世三公,但那又如何?我南阳乃光武帝发家之地,底蕴不比你汝南差,四世三公的名号的确可以吓旁人,但绝吓不了他们。

  孙坚来到南阳,刘表对他有着极大的防备,当即命南阳太守张咨带人迎敌。(张咨,字子议,颍川人,有名声。)

  张咨自知不是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对手,因此闭门不出、坚守待援,孙坚用计诈称自己突然发病,全军震惶,迎呼巫医,祷祀山川。并派遣亲信去见张咨,称自己病困,打算把兵马交给张咨。张咨得知后,希望能得到孙坚部众,立即带着步骑五、六百人前往孙坚营寨看望他。孙坚卧着与张咨相见,不久后,孙坚突然起身,按剑大骂张咨,并将他捉拿斩杀。

  南阳太守张咨一死,南阳顿时群龙无首,孙坚整理完人马,当即继续南下,直逼襄阳。

  袁术有自己的小算盘,孙坚何尝没有自己的野心呢?

  袁术要南阳,孙坚要的是整个荆州。

  当然,这件事孙坚不会告诉袁术,只会借着袁术的手,完成自己的目的。

  刘表收到张咨被杀的消息人都麻了,张咨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我不能再想我不能再想,我不我不我不能

  更可气的是,江夏太守刘祥与孙坚同心,在江夏呼应孙坚。

  (刘祥,零陵烝阳人,其子刘巴。刘祥帮助孙坚因为孙坚当初在零陵博得刘祥好感。)

  刘表无奈,只得启用江夏陆安黄氏黄祖,取代刘祥成为新任江夏太守。

  刘表单枪匹马入襄阳,在得到荆州豪族的支持后,取得了南郡,此时荆州北部三郡,南阳郡在袁术手里,江夏郡太守刘祥(刘巴之父)被南阳“流民”所杀,群龙无首,刘表为获得江夏郡的统治权,自然需与安陆黄氏进行合作。

  而荆南四郡陷入自治。

  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在樊城、邓县一带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于是围困襄阳。

  猛虎南下后依旧是攻无不克,刘表被孙猛虎咬的极其狼狈。

  孙坚在邓城、樊城大败刘表部将黄祖,并成功渡过汉水围困襄阳,随后黄祖想搞一把偷袭,但又让孙坚给秃噜了一通,黄祖溃退,孙坚猛追。

  依着孙坚的战斗力,孙坚自荆北再一路趟回去只是时间问题,但就在这时,战局发生了180度的调转。

  191年四月,孙坚追杀黄祖时跑猛了,疏忽大意单枪匹马过岘山时(单马行岘山),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孙坚这头江东猛虎就这样离谱地死了,早早的离开了这波澜壮阔的汉末舞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孙坚作为全军统帅,却干出了单马行岘山的行为,让人叹息意外的背后,他的行为和结局似乎又透露着那种必然。

  孙坚这辈子“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因为对董卓态度坚决,所以在史书盖棺论调时得到了“忠壮之烈”的评语,给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的客气挽联。

  他这辈子所过之处破坏力太强,对不服从自己的势力连根拔起,没有妥协,没有原则,看上的东西用尽办法总要得到,大不了就灭了你。

  孙坚虽然离开了历史舞台,不过他的这份骁勇遗传给了他的长子。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