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曹操第一次高光(二)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计划,有宝刀,曹操开启他的第一次高光人生。

  第二天晌午,曹操身藏七宝刀,心虚而紧张地来到相府。刚走进相府内,便迎面碰到准备出去的谋士李儒(字文优)。

  李儒来相府的原因很简单,还是那封绢帛,不用想也知道,能有这么大能量的,只有北边那位,悄无声息把话递给自己,也是在变相提醒自己,我有本事今日把书信送来,也有本事明夜取你性命。

  李儒忧心忡忡,“洛阳的一切,都瞒不过那位。”

  那位越是按兵不动,李儒越感到心慌。

  这说明,从皇帝驾崩,到今日废立,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内,所有人都是棋子,只有这位脱离了棋局,成为了棋手。

  身为顶级谋士,李儒很不喜欢这种被人掌控命运的感觉。

  曹操:“哦!儒兄何往?”

  李儒:“哦!孟德,相国正在小阁,你去便是。”

  曹操:“是!”

  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尝试着去交好山东士族,而最好的交好方式自然是封官。

  机关算尽的袁绍最终将一个真空的权力架构打包送到了董卓的手里,董卓起初是不愿意的,西凉武人,讲究弱肉强食,谁胳膊粗,谁嗓门大。

  董卓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就是武职,不是生就是死,不是胜就是败,跟士兵们的奖励都是当时兑现,哪有功夫跟他们这些文官扯那个淡!

  可在洛阳这么些天,董卓也明白了,这里终究不是战场,战场上那套放在这真不一定管用,他可以凭我行我素大权独揽,但不能杀光所有人,杀光了,谁给他干活啊?

  九月甲午(二十一日),董卓任命豫州牧黄琬为司徒,随后外放了一大批士族集团去关东任职。

  尚书颍川韩馥为冀州牧,侍中东莱刘岱为兖州剌史,颍川张咨为汝南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剌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剩下还有一大批的士族外放官员出任关东的地方郡守。

  董卓在非常积极的表态:太皇太后姓董,我也姓董,我当把外戚,你们士族集团虽然没当上王莽,把控不了中央,但我把关东的利益让给你们,咱们接着好好过吧,都别闹了成不成?

  毕竟外面还有个河间王虎视眈眈,咱们和和气气分蛋糕不好吗?

  现在可比你们20年前的局势强太多了,咱就这么过日子成不成?

  可惜,董卓想的太美好了。

  曹操不怀好意地来了,寻找时机。

  可惜,就在董卓已经睡着,曹操自认为最佳时机,便悄悄地拔出七宝刀,准备对董卓下手。这时,董卓睁开眼睛,从衣镜中看见曹操正在自己的身后拔刀,急忙起身坐了起来。

  “孟德何为呀?”

  曹操知道行刺失败,大脑极速运转,若想不出一个足够恰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