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废帝改元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皇太后讨厌刘辩吗?

  不见得。

  她只是讨厌刘辩身后那些只知道利益、只知道权势、只知道给他拖后腿的外戚和他那愚蠢而又歹毒的母后。

  所以,她才想着让刘协继位。

  太皇太后看着静静地在皇位上坐着的年仅九岁的皇帝,心里不是滋味,到底是自己带出来的,她懂刘协的本事,如今的朝廷都掌控在这些牛鬼蛇神手中,协儿作太平盛世明君尚可,乱世皇帝,他坐不住。

  皇宫大乱,朝纲败坏,不仅让何氏看开了,也让她看清许多事,能拯救大汉的只有自己的小儿子,而拯救的方法绝不是谈判,而是血与火的洗礼。

  何氏有罪,孙儿无辜,太皇太后不能见死不救,牵起刘辩的手,一脚踢向何氏,喝道:“起来!”

  失去一切的何氏,缓缓从地上爬起。

  “跟老身回去,别在这丢人现眼!”

  太皇太后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两边的朝臣,那厌恶的眼神,犹如大嘴巴子,扇在他们脸上,火辣辣地疼。

  “先帝啊,看到了吗?这就是如今的大汉!”

  说着,头也不回地牵着刘辩走出嘉德殿,“乱糟糟的,臭气熏天,回永安宫去。”

  董卓现在很错愕,之前那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豪迈,一下子被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太婆给打断了,关键是这老太婆自己真惹不起,若她出事,北边那位绝对会兴兵杀来!

  别看董卓自认为兵强马壮,那得分人,河间王,即使在羌人中,那也是不敢招惹的对象,凉州羌乱,河间王还没动真格,就派了四万人,一个月就屠了十万凉羌叛军。

  要是自己真惹了他,相信过不了一个月,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太皇太后走后,憋了好久,董卓这才下令:“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

  至于太皇太后,董卓一个字都不敢提,选择性无视。

  看着何太后跌跌撞撞的身影,董卓暗叹一声可惜,若太皇太后不出现,自己说不定真能体会一次皇帝的感觉。

  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

  看着众臣参拜,董卓站在皇帝身旁,心里没由来地感到满足。

  人感到满足的时候,就容易卸下防备,董卓刚刚走下嘉德殿的阶梯上,站在阶梯上的校尉伍孚(字德瑜)突然拔出匕首向他刺来。

  “董卓老贼!”

  董卓眼疾手快,左手一把抓住伍孚持匕首的手,右手一掌将伍孚击到一边。伍孚又一刀向董卓刺去,被吕布夺刀并将其扭住。

  众文武大臣试图走上前来,被董卓的甲士阻拦。

  有人心中暗恨可惜,当时那把剑离董卓的滚桥喉咙只有0.01公分,若再快一点,诛杀国贼,天下太平!

  吕布一掌将伍孚打翻在阶梯之下,董卓的侍卫一拥而上,将其擒住。

  董卓:“谁叫你刺杀老夫?哼!你敢谋反?”

  伍孚:“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有之?你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恨不得将汝宰割,以谢天下!”

  李儒从地上捡起伍孚的匕首,并递给了董卓。

  董卓毫不犹豫,将匕首刺向伍孚的胸膛。

  “匹夫!”

  “奸贼!逆臣!遗臭万年!”

  伍孚骂完便倒地死去,文武大臣对伍孚的被杀,无不感到悲痛和惋惜,也只有悲痛和惋惜,但究竟悲痛和惋惜的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是岁改元初平,董卓被封为相国,站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夜宿皇宫,秽乱内廷,引起了满朝共愤,天下同仇。

  “哈哈哈”

  董卓,终于体会到一次当皇帝的快乐!

  只有李儒最清醒,如今相国表面风光无限,但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正如今日竟有人能无声无息地将这绢帛放在自己书房:“提醒一下董胖子,别太过分。”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