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黄巾贼起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兵。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各地黄巾军开始攻击官府,劫掠聚邑,一时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张角的提前起义,打了东汉朝廷一个措手不及,起义前期可以说是侵略如火,相当顺利。

  在冀州起兵的当月,当地的黄巾徒众就擒拿住了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甘陵国国相冯巡被残杀。

  冀州诸郡县望风而降,大量官吏百姓逃离本地,躲避战乱。

  当然,冀州有个特殊的地方,张角不敢动,那就是——河间国。

  河间国无论是郡兵还是国兵,战斗力不是他们这些大部分都是凑出来的农民能比的,况且一旦打破河间国,并州那位可能就要大开杀戒了。

  之后更是愈演愈烈,七州二十八郡同时爆破,各地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洛阳震动。

  青徐黄巾攻破了北海,进而四面出击。

  扬州黄巾攻打舒县,焚烧城郭,攻势甚猛。

  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太守褚贡,兵临宛城。

  汝南黄巾彭脱在邵陵击败了郡太守赵谦。

  若不是张角阻止及时,广阳黄巾差点击杀了幽州刺史郭勋,只是郡太守刘卫被杀了。

  郭勋也是河间王的人,杀他之前要掂量掂量自己脑袋够不够硬。

  颍川黄巾波才的兵峰已经到达荥阳附近,即将夺取国家粮仓——敖仓。

  不远处就是帝国的东大门——旋门关。它有一个另一个大家更加熟悉的名字——虎牢关。

  黄巾起义从最初的“乱于六州”,到紧接着“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再到八州莫不响应,其声势逐渐达到了顶峰。

  此刻,朝廷也不是吃干饭的。

  三月初三,皇帝任命何进为大将军,正式开始布置京畿地区的防备工作,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镇守京师,并严把函谷关、伊阙、孟津等洛阳盆地关口,一边修理兵器军械,一边守备京师。

  前文也大致说过洛阳周边地形,现在详细说一下。

  帝国的京师洛阳位于伊洛平原之上,伊水、洛水流淌期间。

  伊洛平原四周,群山环绕。平原北面有连绵不断的北邙山,山北有着天堑黄河。平原自西面起逆时针历数,有崤山、熊耳山、伏牛山脉、外方山脉、嵩山山脉,在这些群山中有八个紧要的关隘,它们是函谷关、广城关、伊阙关、大谷关、轘辕关、旋门(虎牢)关、小平津和孟津。

  朝廷在这八个重要关卡一并设置了校尉官,分派军队驻守。

  帝国,一下子来到危亡之际。

  三月初五,皇帝召集群臣商议,黄巾贼已经闹了一个多月了,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刚升迁从北地太守上来的皇甫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他认为解除党禁就可以获得人才,将皇帝多年搜刮的钱财班赐将士就可以激励士气,将皇帝西园私藏的骏马供给部队就可以补充军用,那么叛贼就很容易消灭了。

  皇帝刘宏看着皇甫嵩,面色平静,心中却异常愤怒,士族用天下安危来威胁他解除党锢。

  刘宏不相信,如此声势浩大的造反行为,一天就能发动?

  这里面,士族豪强必然有所参与,即使不参与,也在冷眼旁观。

  但他现在还有得选吗?

  中常侍吕强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

  吕强的这句话,说得很现实,党锢已经实行十几年了,若再不赦免,这些人怀着怨气,与黄巾贼合谋,那天下就将一发不可收拾。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