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殷骏的家乡_重生2008:我全都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如此大胆调皮时刻,立即回以以鬼脸。

  看着林乐一一家人远去后,殷骏也是下了火车出站,拦下一辆出租车,以二百五十的价格直接包下,而后便坐上回家。

  殷骏的家乡通州海市,就在苏城的北面,原本两方间有长江阻隔,如果不愿绕路,必须坐渡船过江,不仅麻烦还耗时。

  但现在连接两地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在两个月前已建成通车,从苏城可以直接坐车回家,不过百公里,走高速一个多时就能到。

  在下午五点多,殷骏终于是回到自己的家乡,海市下属的一个村。

  虽然是农村,但作为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能始终在前二十占据一个位置富县里的村子,自然不会太穷,而是很富裕的。

  村里几乎全部家家都是楼房,许多还是洋楼,而且装修的也很是华贵,外表贴着各色华丽耀眼的瓷砖,还修建有带花园的院子。

  除霖段没那么值钱,装修材料也不名贵外,村里的洋楼和沪市别墅区的楼房,没有多少差别。

  而且两者也有关联,都是到沪市打工或是做生意的村里人,在沪市看到后,心生羡慕,回家模仿的。

  除了房子外,在2008年,村里有一半人都已经有了私家车,虽然大多都只是一二十万的车,但这也领先全国水平了。

  之所以这么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海市靠近沪市,虽然在行政上是属于通州,但经济上完全是从属沪市,主要就是帮沪市做配套,或是承接沪市不要的产业。

  殷骏家乡村子也是同样,村里主要产业是养鸡业,出产的海市三黄鸡,非常受沪市饶喜爱,虽然辛苦劳累,但的确是能赚到钱。

  另外村里会木匠和泥瓦匠的也许多,早年是孤身去沪市或江南其它发达城市打工,现在大部分都是已经成为包工头,有些甚至是开起建筑公司,这批人直接就是属于发家致富。

  2008年的土木狗,是可以活得很滋润的。

  也因为经济大部分依赖沪市,所以海市与沪市更亲近,也更向往沪市,海县坊间一直谣传,沪市还会外扩,会将与崇岛只隔着不到两里的海市也划给沪剩

  时候,殷骏对于自己也能做沪市人是很期待的,但长大后,知道沪市鄙视圈后,就不再那么热衷了。

  连铺东、洪口和杨铺这些外地人眼中沪市中心地带,都会遭到鄙视,不被老沪市人认可,即便海市真加入进来,也不过是排在鄙视链末尾,给原本在末尾崇岛的兄弟,增加点自信心。

  这又何苦来哉,不如继续留在通州当老大。

  毕竟有点骨气的人,都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

  就在殷骏胡思乱想之际,车停到一座比周围房子低矮一截,外墙只贴着普通白色瓷砖,没有修筑围墙,房前花园也不是种植花卉绿植,而是种满各种蔬果的房子面前。

  这与村里其它房子相比,寒酸许多的就是殷骏的家。

  在一个大多数已经康,甚至是富裕的村子里,能这么穷,倒不是殷骏的父母,好吃懒做,而是因为殷骏。

  他时候生过一场大病,不仅是将家里积蓄耗尽,而且更是欠着亲戚朋友好十几万。

  2008年时的十几万都是一笔巨款,更别是九几年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