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6章 说话的对象_我捡了只重生的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学院中,院长已经离开很多天了。

  听说是去江城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和单位参加。

  但科学院中并没有因为院长不在而乱套,大家已经沉迷在了第二宇宙的第一个应用当中。

  东方学院的登山大赛一直在进行,但如今仍然没有人能突破第六关。

  太难了。

  院长不在,大家有一些学问上的疑问,就只能先互相交流,或者利用进入东方学院的时间,向个人助手请教。

  差距就这样慢慢显现出来,理解和接收能力,决定了快慢。

  院士们的成绩普遍好一些,毕竟知识基础更雄厚。

  然而顾院长提供的教材,是超出现有知识水平的。院士们在过了第五关之后,其实面临的一样是新知了。

  而年轻的硕士博士生们,反而处于大脑更为活跃、学习和接收能力更强的阶段。

  吴凌在第五次进入东方学院之后,一下子通过了前三关。

  如果按照院士们的判断,第三关,就已经相当于原来的博士毕业水准了。

  也就是说,在进入人类科学院的半年之后,刚刚硕一的吴凌,可以说已经完成了硕博连读。

  这让他有些感慨。

  能实现这个效果,除了整个知识体系在更高的层面被重构了之外,也有每天的“口服液”,还有五次进入东方学院,沉浸式学习在大脑中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巩固。

  潘俊德在电话里汇报着:“如果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设备一定要提高优先级加快生产!另外,第二批学生必须开始组织了。太快了,到年底,这些人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仅次于顾院长的科研人才,成为现在大多课题的领军人物。顾院长的判断一点错都没有,人类科学院才是现在技术进步的重中之重啊!”

  电话里的上级,其实就是对接协调这一块的元老。他说道:“这也是院士们的意见?”

  “没错!而且根据他们的判断,东方学院里的知识巨山,到第一个阶段第十关通过之后,就会出现非常多的细分学科,需要大量的人去进行选择攻克,毕竟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个沉浸式学习系统的效果非常好,虽然后面越来越难,但院士们估计还是会有一批人在今年内能完成第十关的。顾院长之前说了,过了第十关,就意味着他带回来的知识,理论基础部分已经掌握了。第二阶段固然还有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学习,但更多的则是应用技术了。应用技术很重要!”

  “明白了,你把现在的情况整理成详细的材料吧。”

  虚拟空间的东方学院里,现在一次只有五个人同时在这里学习。

  吴凌现在是五个人当中的一个,这是他第六次进入,才刚刚进来。

  他所选择的,其实只是基础理论中的一条路,从数学开始。

  数学他现在过了第三关,开始为第四关做准备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