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9章 第三百六十九话:五丫亲事_我全家都带着金手指穿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坊四百号工人,登记的孩子一共一百四十六人。

  两厢加起来五百多号人,女孩子却只有少的可怜的五十二人,年纪还都是七岁以下的。

  而男孩,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五六岁的都有。

  从这名册上便能看出来,多半的工人,有捎带的一个名额,却也并没有用。

  是家里没有女孩只有男孩吗?

  不,是思想使然。

  多数人压根还是不能接受女孩上学堂这事的。

  而剩下的这些,抱着的也是白得的东西不来白不来的想法,但送来的也都是年纪小的女娃,一则是年纪小在家里也做不了多少活,二则年纪小也不会影响名声。

  徐茵茵幽幽叹了一口气,很快也释然,想得通,能有五十二个,也算是很不错的开始了,慢慢来吧。

  相信过不了多久,她总能让更多的工人愿意把这捎带的名额给用上的。

  这五十二个女孩,她打算亲自开班启蒙,再一边寻摸一位合适的女先生,到时候再慢慢放手。

  剩下的五百号人,就分成十个班,便要请十个先生。

  先生的人选,徐茵茵让人帮着寻摸了好几个品性还不错但家境贫寒的童生,还差两个,再接着寻寻就是。

  除此之外,她专门找了家境贫寒的书生抄书,就抄三百千这三本启蒙的书籍,抄来的书,到时候会发给学生一人一套,要的多,比直接去书铺买,又要便宜不少。

  学堂束脩全免,吃住全免,还送三本启蒙书籍,但后续字认得差不多了,要开始写字这些的时候,纸笔便要自己买的,再接着往后读,要什么书籍抄还是买也是自己负责。

  到那时,工人人人都在工厂里挣了不少工钱的了,日子好过起来,或也能供的上孩子的。

  就算不供,那时孩子也认识不少字也能写了,找什么活计也比别人容易些,至少进城要去哪个铺子,不用再问别人,自己就能看着招牌找进去。

  ……

  张大丫和邓二郎的事经周氏做媒人,已经定下了,九月里天气凉爽起来,便办喜酒。

  不止他们,村里头又成了好几桩亲事,作坊里的工人十里八村连城里的都有,人多,圈子大,妇人们聚在一起的,少不了说些儿女亲事的,这亲事就说得广,合适的人多,相起来就更容易的。

  周氏做了个媒,少不得又记挂到女儿五丫身上来。

  五丫马上也是十六了,又拖了一年了,再晚也该说亲了吧。

  这会儿开始相看,前前后后咋着也要半年左右了,再看个合适的吉日,都到明年了,明年十七,嫁人也不早吧。

  所以,周氏想了想,还是将这事上心起来。

  她管着作坊饭堂,跟作坊的妇人们都熟的,摆闲间透露一点点意思出去,大家知道她这边要跟女儿说亲了,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这可是徐家的姑娘,嘉成乡君的堂妹,可就这么一个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