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6章 原则问题不可能让步_孤非良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

  宋沅顿时敏感,听得也越发仔细。

  “宋大人可了解过西北民政了?”一位老将军突然问话。

  宋沅忙道:“了解过了,一路走来也瞧见不少,但尚未到各地细看,上任之后,便有计划去各处细看。”

  “西北缺水少粮,能种粮食的地方不多,无法自给自足,边关大军的口粮会在秋收后陆续送来,但是百姓的口粮可就难以保障了,虽然有来往客商,但因匈奴散骑的骚扰,粮食价贵,寻常百姓便是倾家荡产也没办法保证一冬的温饱。”宋润再次强调了西北的情况:“你心里得有机会,不说明年后年,单说今年入冬,你有什么打算?”

  离着秋收还有月余,这个时候让她想法子帮百姓解决没粮食过冬的问题?

  他们是不是都忘了她才刚来,还不了解具体情况?

  宋沅本想说宋润是不是在开玩笑,可一看他们都盯着自己,脸色也不敢冒出半分轻浮,一番认真思索后才道:“过日子无非开源节流,秋收在即,开源略有些晚了,却也不是不行,只是需要军中帮助,在秋收时别出乱子,免得雪上加霜。”

  “这个你大可放心。”宋润给了保证:“秋收事关百姓生计,平时再怎么懒散,秋收的时候也会加强巡视,不让他们这般猖狂。”

  这话听着有点意思,但宋润不说清楚,宋沅也就不现在追问,接着他的话就说:“西北今年有棉花可收,虽然朝廷下令,优先供给军中,但是商人逐利,总会想方设法的弄一些去卖,他们不会白来,定会运来粮食与百姓交换,问题就在于,军中能否保证他们不受匈奴散骑的影响。”

  “今年的棉花除了供给军中还能卖给客商?”立刻有人发现了问题,其他几位老将军也严肃起来。

  在他们的认知里,不管收多少棉花,都应该全部供应军中,只有等军中将士人手一件御寒的棉衣后,棉花才能给百姓用。

  但这显然不是宋沅的想法,优先供给军中,不是说等军中将士都有了才能让百姓受惠,而是侧重军中,同时能让百姓受惠。

  看他们都盯着自己,宋沅面色正肃:“百姓辛苦数月,总要有所收获。”

  “那宋大人打算如何分配今年的棉花?”他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就连宋润都想知道。

  棉花这东西没有便算了,既然有了,还有这么大的好处,谁不想率先享受?高阶将领虽不稀罕这东西,但这东西能给手底下的人受惠,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松口。

  “目前.”她顿了顿:“无可奉告。”

  怎么分配她心里有数,但不能说。

  话一出口,几位老将军的表情就有些不高兴了,宋沅也不在乎,在其位谋其政,她身为行督刺史主管民政,自然以民政为先,这种老将军对她来说固然是一条很重要的人脉,但谄媚权贵与为民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