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6章 联合研究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方研究人员的实力难免会有些轻视,所以展示实力就很必要了。

  “嚯,巴西这气候可是比国内暖和多了!”下了飞机后,年长一些的研究人员都在聊天气。

  林伟民等年轻一些的研究人员关心的则是另一件事,“老板,听说咱们在巴西的分公司是和罗纳尔多合作的?我们能见到他么?”这帮年轻人里面有不少都是球迷,自然少不了罗纳尔多的粉丝。

  “他已经养好伤回意大利了,不过我帮你要了签名照,而且等年底开年会的时候,我也会邀请他一起参加,他也会在比赛间隙返回巴西,现在都是一家人了,以后有的是和他见面的机会!”

  抵达酒店后休息一番先调整时差,然后李耒举办了酒会,让双方的研究人员先聚到一起聊一聊,大家基本都懂英语,少数不太熟的身边也跟着翻译,所以大家的沟通还是很愉快的。

  在所有中方研究人员里,最受他们重视的是李登海和焦高亮,李登海曾经多次创造了全球玉米最高产量,他在全球玉米研究领域的名气不比袁老在水稻领域差多少,巴西的玉米专家见了都非常激动,“李先生,没想到您竟然在为惠农做研究,能有和您合作的机会这简直是太棒了!”

  巴西科技、农业部门的官员在听说李登海的名声后也纷纷过来和他聊天,巴西的玉米种子大多控制在先锋种业、邦吉等美国公司手里,现在全球唯一能和先锋种业抗衡的玉米育种专家来了,他们自然想亲近一二。

  甚至还有人表示想邀请李登海进入巴西科学院担任外籍院士,李耒非常乐见其成,因为他也在想把李登海推进工程院担任院士,如果有巴西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身份,这肯定是个不小的加分项。

  李登海受欢迎是因为他的成绩,焦高亮则是因为他加州大学博士的身份和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篇文章,他也很快被巴西的化肥专家们围在中间,成为大家争相追捧的对象。

  剩下的邹春生、林伟民等人虽然名声不显,但他们也是有真材实料的,和巴西的同行们简单交谈几句,就显示了他们在农机、大豆育种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巴西的同行们顿时为之肃然起敬,研究人员的想法要比其它领域简单一些,有能力的人很容易获得同行的认可。

  酒会之后,双方研究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参观巴西的研究机构、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度、再开会讨论双方接下来的合作方向,双方都觉得大有收获,巴西对惠农在农业研究领域的积累有了新的认识,而中方的研究人员也从巴西同行这里得到了不少灵感。

  比如林伟民就对一位巴西同行研究的大豆轮作技术很感兴趣,这位巴西大豆专家在大豆收割后,给地里种上红三叶草和燕麦,红三叶草长在燕麦下

  请收藏:https://m.98420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